题目内容
5.形成四个地区农业生产方式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 气候 | B. | 地形 | C. | 土壤 | D. | 水源 |
分析 影响农业的主要自然因素有:气候方面,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地形方面,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与山区不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不同);.土壤方面,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作物,东南丘陵的红壤适宜种茶树等.
解答 解:图示甲为我国北方的旱地种植业;乙为美国中部的商品谷物农业;丙为东南亚的热带种植园农业;丁为我国西北地区的畜牧业,图中反映的四地农业生产方式不同,主要是气温的差异以及降水的差异导致的,即气候是造成它们之间差异的主要因素.
故选:A.
点评 本题解题的关键掌握世界主要农业生产区的自然环境和生产特征,注意调用课本相关内容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2.根据图中水库分布看,修建水库的意义( )
A. | 防洪 | B. | 发电 | C. | 养殖 | D. | 拦蓄泥沙 |
10.水质性缺水是大量排放的废污水造成淡水资源受污染而短缺的现象,下列最有可能属于水质性缺水的是( )
A. | 淮河沿岸某乡镇 | B. | 塔里木盆地 | C. | 河西走廊某地 | D. | 太湖平原某小镇 |
17.该事实说明( )
A. | 没有土地也能进行农业生产 | |
B. | 温室生产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唯一手段 | |
C. | 科技兴农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韵重要手段 | |
D. | “温室无土栽培”是解决华北地区农业缺水的重要途径 |
10.该农场最突出的优点是( )
A. | 能源消耗不多 | B. | 有利于实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 ||
C. | 环境污染比较轻 | D. |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持生态平衡 |
17.据统计,2008-2009年冬季,我国平均气温为-2.6°C,较常年偏高1.7°C,为1951-1952年冬季以来历史同期第三高.暖冬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 )
A. | 降水量减少,气温偏高,土壤中水分蒸发严重 | |
B. | 农作物生长速度加快,有利于产量提高 | |
C. | 暖冬使地温升高,使农作物抗寒能力增加 | |
D. | 暖冬使虫卵更容易越冬生存,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
14.该城市廉租房最适宜选建在( )
A. | ①地 | B. | ②地 | C. | ③地 | D. | ④地 |
15.该区域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
A. | 土地资源丰富 | B. | 劳动力充足 | C. | 经济基础好 | D. | 水热充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