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读下图,回答题:
1.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若图中数字序号表示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则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①②③ D.③②①④
1.C
2.B
【解析】
试题分析:
1.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出生率-死亡率计算可求结果。故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③。
2.由图可得知各数字对应出生率、死亡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④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极低,③出生率仍保持较高水平,死亡率开始下降,自然增长率较低,两者都为“高—高—低”模式。②人口死亡率进一步降低,出生率也开始下降,为“高—低—高”模式。①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都降低,属“低—低—低”模式。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知识整合】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人口增长模式 |
“高—高—低”模式 |
“高—低—高”模式 (过渡型) |
“低—低—低”模式 (现代型) |
||
原始型人口 增长模式 |
传统型人口 增长模式 |
||||
特?点 |
出生率 |
高 |
高 |
高 |
低 |
死亡率 |
高 |
高 |
低 |
低 |
|
自然增长率 |
极低 |
较低 |
高 |
低 |
|
人均寿命 |
短 |
有所延长 |
继续延长 |
进一步延长 |
|
人口增长 |
极为缓慢 |
快速增长 |
零增长或负增长 |
||
社会发展阶段 |
原始社会 |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
工业化初期,发达国家:18世纪末19世纪初~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中国家:20世纪50年代~现在 |
新技术革命时期,目前主要是发达国家 |
|
原因 |
原始社会以采集、狩猎经济为主,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 |
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 |
以近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工业化生产使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医疗卫生事业迅速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 |
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人类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的变化 |
|
生产力水平 |
|||||
分布 |
热带原始森林等地区的落后民族 |
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
亚、非、拉等洲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如坦桑尼亚、肯尼亚等) |
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如意大利、匈牙利、瑞典等)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如韩国、新加坡等) |
读下图,回答题。
【小题1】表示1月初赤道上的点是( )
A.① B.② A.③ D.④
【小题2】3月21日这一天,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的点是( )
A.②③ | B.③④ | C.②③④ | D.③④⑤ |
A.12月22 日北极点 | B.6月22日北极圈 |
C.12月22日南极点 | D.12月22日南极圈 |
A.大风沙暴 | B.午后暴雨 | C.春旱 | D.寒潮 |
读下图,回答题
【小题1】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甲乙为下垫面,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处气温最高 |
B.丁处气压最低 |
C.①③处风向完全相反 |
D.甲丙间气压差小于乙丁间气压差 |
A.甲处多气旋雨 |
B.乙处受热力因素形成高压 |
C.丙处海拔可达17千米 |
D.③风带控制下一定晴热少雨 |
A.甲处以蒸发为主,降水少 |
B.某地任意时间③一定小于② |
C.离甲越近,②一定越多 |
D.③一定由高处流向低处 |
A.该地一定位于北半球 |
B.③处水温在①②③④四地中最高 |
C.丙处等水温线较丁处稀疏 |
D.④处盐度在①②③④四地中最高 |
A.甲丙间可直接相互转化 |
B.丙丁间可直接相互转化 |
C.乙丁间可直接相互转化 |
D.甲乙间可直接相互转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