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黄土高原自然灾害举例
1920年宁夏海原发生8.5级地震,震中区内建筑物几乎全被震倒,共造成20多万人死亡,仅海原县即死亡7万余人。
1965年陕北、晋西大旱,榆林地区近百万公顷农田几乎颗粒无收,调粮1.5亿千克才缓解灾情。
1983年甘肃省东乡县洒勤山南坡发生大型快速滑坡,造成220人死亡,500多间房屋和200多公顷农田被毁。
(1)海原8.5级地震,8.5级表示什么?由什么决定的?震中指什么地方?建筑物被毁、人口死亡等反映地震造成地面破坏程度,一般用什么表示?
(2)1920年地震、1965年大旱、1983年滑坡,它们发生在什么地区?说明什么?
(3)以1965年陕北、晋西大旱为例说明如何才能对大旱带来的灾害做到防灾减灾?
解析:
(1)地震的强度用震级来表示。8.5级说明这次地震强度很大。一般说,5级以上地震属破坏性地震。地震的震级是由地震时震源处能量释放的多少来决定的。震中指震源正对地面的一点,是地表距震源最近的地方。影响破坏也最大。人口死亡、建筑物受损反映地面的破坏情况,一般用烈度表示。 (2)均发生在黄土高原上,说明黄土高原自然灾害种类多,频率高,灾情重。 (3)大旱是一种气象灾害。目前人类尚无能力大面积的解决降水问题,要对大旱做到防灾减灾,只有改变地面状况,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但这不是短期可以实现的;另一方面,在大旱时引地表水或抽取地下水进行灌溉,但黄土高原降水少,地表、地下水源也少,只能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减轻旱情。由此可知,黄土高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环境是比较脆弱的。
|
提示:
材料所述的黄土高原地区三次自然灾害类型不同,损失巨大,间隔时间不算长。由此可看出黄土高原地理环境中自然灾害的特点。我们说,人类生活在地理环境中,地理环境一方面为人类提供生存发展所必需的物质能量,即自然资源;另一方面,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即各种自然灾害。特别是人类不合理利用环境,则可能诱发、加剧自然灾害。这是材料认识的基本观点。 本题涉及的自然灾害,要运用已学过的知识综合分析,作出解答。
|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绿色GDP=GDP-产品资本的折旧-自然资源的损耗污染损耗
自然资源损耗=森林面积减少+煤气消费+天然气消费+石油气消费
污染损耗=三废治理费用+污染直接经济损失
材料二 2000年部分省市环境损失(自然资源损耗+环境污染损耗)表(单位:亿元)
地区 |
自然资源损耗 |
环境污染损耗 |
GDP |
||||||
煤气 |
液化石油气 |
天然气 |
森林 |
污水治理 |
工业废气治理 |
工业固废治理 |
污染直接经济损失 |
||
山西 |
43.3 |
0.98 |
1.29 |
27.94 |
5.73 |
2.01 |
58.4 |
0.01 |
1643.8 |
广东 |
2.16 |
89.52 |
0.07 |
-8.75 |
28.19 |
1.88 |
12.86 |
0.02 |
9662.2 |
吉林 |
2.77 |
4.80 |
3.04 |
36.03 |
5.45 |
0.83 |
12.17 |
0.000225 |
1821.2 |
黑龙江 |
5.43 |
17.32 |
0.96 |
55.86 |
7.16 |
1.09 |
20.44 |
0.00035 |
3253.0 |
四川 |
19.99 |
1.90 |
89.71 |
-19.82 |
15.14 |
1.47 |
35.78 |
0.075 |
4010.2 |
内蒙古 |
1.34 |
1.71 |
0 |
-81.86 |
2.91 |
1.34 |
18.03 |
0.0061 |
1457.8 |
材料三 2000年各地区GDP损失与其经济实力的比较图
(1)自然资源损耗与环境污染损耗关联度最高的省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根据材料二、三,下列推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正确项字母)。(2分)
A.六省中广东石油资源丰富 B.GDP越高的省区,自然资源损耗越大
C.环境损失越小省区绿色GDP越高 D.贵州经济实力弱但环境损失大
(3)材料三中,反映区域环境状态改善程度最大的省区是________________。环境状态改善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