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B城市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城市用地规模逐年增加,硬化地面扩大;A地区早期植被覆盖率达95%,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植被覆盖率骤降。下图示意B城市周边区域地形剖面及水循环模式。
(1)从地质构造看,甲为 ;从地貌类型看,乙为山岭,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原因是 。
(2)图中①②③④构成水循环,其类型为 循环,环节②代表
(3)C处位于河流入海口,常形成河口三角洲地貌。简述河口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4)乙山顶部海拔为3500米,是同学们野外考查的目的地。老师在上山前提醒同学们要多带一点衣服,请你从地理学的角度简述其原因。
(5)硬化地面扩大和植被覆盖率骤降,对所在区域水循环环节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 、 。
【答案】(1)背斜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紧实,不易遭受侵蚀。
(2)海陆间 水汽输送
(3)河流入海口地势较为低平,流速缓慢;受海(水)潮顶托作用,流速减缓;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此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
(4)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山顶气温约比山麓低21℃/山顶气温低。
(5)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季节、年际变化增大;地表径流增多;地下径流减少;蒸发加剧等。(任答对三点即可)
【解析】
本题以城市化、区域地形剖面图和水循环模式图为材料背景,考查地表形态的构造、水循环、气温的影响因素、城市化问题及其影响,综合性较强,难度较低,重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1)从地质构造看,甲处岩层向上凸起,为背斜。从地貌类型看,乙为山岭,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原因是乙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槽部受挤压,岩层紧实,不易遭受侵蚀。
(2)图中①②③④构成水循环,涉及海洋、陆地之间的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为海陆间循环,环节②代表水汽输送。
(3)河口三角洲为河流堆积地貌,形成于河流入海口。这是因为:河流入海口地势较为低平,流速缓慢,以流水堆积作用为主;受海(水)潮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减缓;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此不断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
(4)在对流层大气,海拔每升高1000m,气温下降6℃。乙山顶部海拔为3500米,山顶气温约比山麓低21℃,因此需要多带一点衣服保暖。
(5)硬化地面扩大和植被覆盖率骤降,导致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增多,蒸发加剧,地表径流季节、年际变化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