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破阵子

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1)杜甫在《蜀相》中写道“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晏殊在这首词中也写了黄鹂鸟的声音——“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下阕写人物,请简要概括青年女子的形象,并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这一形象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蜀相》中,作者写黄鹂鸟的叫声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用黄鹂鸟的叫声反衬出诸葛亮祠堂周围的寂寥冷清,寄托着作者对诸葛亮身后凄凉的哀叹和同情,抒发了报国无门的无奈与悲愤之情,同时也有物是人非、历史沧桑的感慨。晏殊的《破阵子》用黄鹂鸟的叫声衬托出周围环境的幽静,写出了春光的美好,抒发了作者对春光的热爱之情和欢快自在之情。

(2)词的下阕刻画了活泼天真、纯洁无瑕的少女形象。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刻画其形象:①声音:巧笑。②动作和表情:逢迎、笑从双脸生。③观察者的心理:疑怪昨宵春梦好。

【解析】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