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图中甲图为西半球侧视图,图中虚线表示回归线及极圈,若西半球和夜半球完全吻合,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晨昏圈的位置是______,其中______是晨线,______是昏线。
(2)将图甲利用图乙转换为昼夜各半的侧视图,标注经度________。
(3)B点的经度是______,并在新画的图乙上标出其位置________。
(4)此时,图甲中A点的地方时是______时,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若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则北半球正处于______季。
(5)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状况是______________,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 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是______地区。
(6)有一发炮弹从B点射向正南方,射程为2220千米,炮弹将落在B所在经线的______(东或西)侧。
【答案】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 160°E 如图中所示: 110°W 如上图所示: 18 (0°,70°E) 秋 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23.5° 赤道 西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线和地球运动的基础知识,较容易,但涉及知识点多,解答时应仔细。
(1)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由材料可知,西半球和夜半球完全吻合,故此时晨昏圈的位置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160°E以东为西半球,因此160°E是昏线,则20°W是晨线。
(2)晨昏线为太阳光线垂直,将地球等分成昼夜两个半球,因此在侧视图中,晨昏线为一条和太阳光线垂直的圆的直径,对着太阳光的一面为昼半球,另一面为夜半球。图中相邻的两条经度相差30°,由上一小题可知,晨线为20°W经线,西经度向东度数减少,向西度数增加,由此可推知其它经线的度数,如图。
(3)由图可知,B点位于西半球东西中心线上,位于昏线以东90°。;由第一小题可知,昏线为160°E经线,东经度向东度数增加,至180°经线后再向东则为西经度,西经度向东度数减小,因此B点的经度是 110°W。B点位于北半球,故在新画的图乙上标出其位置为
(4)由材料可知,西半球和夜半球完全吻合,全球昼夜等长,6点日出,18点日落。图甲中A点位于昏线上,所以地方时是18时。全球昼夜等长,太阳直射赤道;A点位于160°E经线上,地方时为18点,太阳直射点的地方时为12点,比A点的地方时晚6小时,应位于A点以东90°,即直射点的经度为70°E,故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0°,70°E)。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且向南移,应为是秋分日,北半球正处于秋季。
(5)西半球和夜半球完全吻合,全球昼夜等长,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C点位于北极圈,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式 H=90°-|φ-Ω | (φ为当地地理纬度.永远取 + 值 Ω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所求点在同一半球取“+ ”与所求点不在同一半球取“- ”)可求得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23.5°。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在直射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西半球和夜半球完全吻合,全球昼夜等长,太阳直射赤道,为春分或秋分日,因此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赤道。
(6)纬度差1°,经线长差111千米,因此炮弹从B点射向正南方,射程为2220千米,则炮弹飞过的地理纬度约20°,B点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因此炮弹一直在北半球飞行。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要发生偏转,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故炮弹将落在B所在经线的西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