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川是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冰川进退与气候变化关系密切,被视作气候变化的灵敏指示器。冈底斯山横贯西藏自治区西南部,山体呈西北—东南走向,大致与喜马拉雅山平行,东西延伸长约1600km,东段宽于西段。平均海拔约6000m,地势西高东低,山体陡峭,是印度洋水系与高原内流水系的重要分水岭。下图示意2015—2016年冈底斯山不同面积等级的冰川数量和面积。
(1)描述冈底斯山2015-2016年冰川数量和面积特征。
(2)与我国同纬度地区相比,分析冈底斯山雪线较高的原因。
(3)推测近年来冈底斯山面积<0.1km2的冰川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4)据实际观测,西段冰川变化较东段慢。依据材料及有关知识,试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案】(1)面积以介于0.1-5km2的冰川为主,数量以<0.5km2的冰川为主,以小冰川为主。(①面积等级越高的冰川,数量越少;②面积等级<0.5km2的冰川,占绝大多数;③面积等级0.1-5km2的冰川,占冰川总面积比重最高。)
(2)①海拔更高,高差更突出;②受喜马拉雅山的阻挡,降水较少;③山体陡峭,地形破碎(积雪容易下滑消融);④(位于我国第一阶梯上)地势高,大气稀薄,光热强,最热0℃等温线分布较高。
(3)数量增多,分布范围扩大。理由:冈底斯山以小冰川为主(面积较小冰川数量多/基数大,分布面积广);全球气候变暖,小冰川对气候变化响应更敏感(环境温度变化对小型冰川影响更大),0.1-1km2冰川退缩强烈,面积缩小或分化为<0.1km2。
(4)西段受喜马拉雅山的屏障作用/居于高原腹地/深居高原内部,降水较少,且山体较窄,雪线以上面积较小(冰川积累较少);地势较高,能维持低温条件,退缩较慢。
【解析】
本题以冈底斯山的冰川分布和变化为背景,考查地理图表的分析、判读与描述、影响雪线的因素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对高山冰川的影响等相关知识。难度较大,(1)(2)问难度相对较小,结合图示信息以及所学地理知识描述分析即可;(3)(4)问难度较大,需要注意设问的梯度性,解答中可结合前两问的结论加以分析,如根据冈底斯山冰川数量和面积分布的特征,分析全球气候后面积小于0.1㎞2冰川的变化特点,根据雪线的影响因素类比分析冈底斯山西端冰川变化慢的原因等。
(1)根据图示信息描述即可,注意描述不同面积等级的冰川其数量和面积的特点以及随着面积等级的变化其数量的变化特点。读图可知,冰川面积以介于0.1-5km2的冰川为主,数量以小于0.5km2的冰川为主,因此冈底斯山以小冰川为主;随着冰川面积等级的提高,冰川数量减少;面积等级小于0.5km2的冰川,占绝大多;数面积等级0.1-5km2的冰川,占冰川总面积比重最高。
(2)该题可从海拔、降水、坡度、气温等角度分析作答。首先,冈底斯山平均海拔约6000m,相比于同纬度而言,冈底斯山海拔更高,高差更突出;其次,根据材料可知,冈底斯山与喜马拉雅山大致平行,但喜马拉雅山位于冈底斯山的西南侧,受喜马拉雅山的阻挡,冈底斯山降水较少,雪线更高;再次,根据材料可知,冈底斯山山体陡峭,因此坡度大,积雪容易下滑消融,所以雪线较高;最后,冈底斯山位于我国第一阶梯上,地势高,大气稀薄,光热强,最热0℃等温线分布较高,所以雪线高。
(3)本题考查全球变暖的影响。根据材料可知,冰川的进退与气候变化关系密切,而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气温较高,会影响冈底斯山的冰川面积和数量的变化。根据小题(1)可知,冈底斯山以小冰川为主,如面积小于0.1㎞2的冰川数量最多,面积在0.1~1㎞2的小型冰川数量次之,但面积较大。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面积等级较小的冰川对气候变化更敏感,0.1-1km2的小型冰川退缩强烈,面积缩小或分化为面积等级小于0.1km2的冰川,所以面积等级小于0.1km2的冰川数量将增多,分布范围扩大。
(4)根据材料可知,冈底斯山地势西高东低,山体陡峭,因此西段地势较高,气温较低,受全球变暖的影响较小,冰川退缩较慢。其次,西端居于高原腹地,降水较少,同时山体陡峭,随着海拔的升高,山体面积减小,所以冰川的积累较少,所以西端冰川变化较东段更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