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襄阳市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指南针和半圆尺进行地理探究实践活动,根据活动现场所拍的照片,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几位同学所进行的地理实践活动是
A.检验勾股定律B.测量日出的时刻
C.测量当地纬度D.测量正午太阳的高度
2.负责具体测量的甲同学,必须
A.将影子的顶端与半圆尺的中心相对应???
B.将影子的顶端与半圆尺的左边相对应
C.将影子的顶端与半圆尺的右边相对应???
D.将影子的顶端与半圆尺的顶端相对应
3.某日,丙同学观察到自己的影子朝向正北方向时,甲与乙测得的度数为70°,影子朝正东时,观察到度数约为10°,由此推断该地该日的昼长和纬度可能为
A.14小时? 30°N??? B.14小时 40°N ? C.13小时 30°N??? D.13小时 40°N
1.D??
2.A?
3.B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图中所示内容分析,可以测量出身高,及正午时的影长,然后求出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D对。图中的斜边很难测量,不适合检验勾股定律,A错。日出时影长无法测量,不能根据影长测日出时刻,B错。题中所给条件,无法测量当地纬度,C错。
2.将影子的顶端与半圆尺的中心相对应,底边与地面平行,可以直接读取角度的大小,A对。其它方法不能测量出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B、C、D错。
3.根据材料,影子朝向正北方向时,甲与乙测得的度数为70°,说明该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70°。影子朝正东时,说明此时是18点日落时刻,太阳高度为10°,说明6个小时太阳高度下降了60°,所以日落时刻为19点。据此判断该地昼长为14小时。C、D错。如果是30°N,则太阳直射10°N纬线,北半球昼长未达到最大值,30°纬线处的昼长达不到14时。若是40°N,则直射点是20°N,接近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接近最大值,B对。A、C、D错。
考点:正午太阳高度,日出、日落与昼长计算。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为实践科学发展观,对“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其基本步骤如下图所示。(18分)
材料 阶段二成果。①我国某区域地貌格局呈半环状,外侧是河流,内侧是广阔的平原,其间是高低起伏的山脉和山地丘陵,大部分地区以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为主;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热量分布南北差异较大。总之,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该区域的基本特征。②该区域内某平原在历史上曾是一片荒地。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对该平原进行了大规模开垦,使其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是现在国家已决定停止开发该平原,并在此平原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请你按要求与他们一起完成该课题研究。
(1)依据阶段二研究成果,推断该区域为我国的__________地区。
(2)比较该区域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特征的差异性,完成下表。
比较要素 | 该区域 | 长江三角洲地区 |
气候类型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
典型土壤 | 水稻土 | |
工业特征 | 以重工业为主 | |
农业发展最有 利的自然条件 | 水热充足 |
(3)该区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
(12分)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对“区域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其基本步骤如下图所示,根据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阶段Ⅱ成果
(1)我国某区域地貌格局呈半环状,外侧是河流,内侧是广阔的平原,其间是高低起伏的山脉和山地丘陵,大部分地区气候以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为主;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热量分布南北差异较大。总之,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该区域的基本特征。
(2)该区域某平原在历史上曾是一片荒地。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对该平原进行大规模开垦,使其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是现在国家已决定停止开发该平原的荒地,并建立自然保护区。
友情帮助:请你按要求与他们一起完成该课题研究。
(1)依据阶段Ⅱ研究成果,推断该区域为我国的 地区。(2分)
(2)比较该区域与长江三角洲的地理特征的差异性,完成下表。(4分)
比较要素 |
该区域 |
长江三角洲地区 |
气候类型 |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典型土壤 |
|
水稻土 |
工业特征 |
重工业为主 |
|
农业发展最有 利的自然条件 |
|
水热充足 |
(3)该区域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2分)
(4)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荒地保护工程的实施,该区域靠扩大耕地面积(开垦荒地)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请你为该区域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① ② 。 (4分)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为实践科学发展观,对“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其基本步骤如下图所示。(18分)
材料 阶段二成果。①我国某区域地貌格局呈半环状,外侧是河流,内侧是广阔的平原,其间是高低起伏的山脉和山地丘陵,大部分地区以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为主;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热量分布南北差异较大。总之,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该区域的基本特征。②该区域内某平原在历史上曾是一片荒地。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对该平原进行了大规模开垦,使其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是现在国家已决定停止开发该平原,并在此平原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请你按要求与他们一起完成该课题研究。
(1)依据阶段二研究成果,推断该区域为我国的__________地区。
(2)比较该区域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特征的差异性,完成下表。
比较要素 | 该区域 | 长江三角洲地区 |
气候类型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
典型土壤 | 水稻土 | |
工业特征 | 以重工业为主 | |
农业发展最有 利的自然条件 | 水热充足 |
(3)该区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对“区域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其基本步骤如图所示,根据材料完成相关问题。(22分)
材料:阶段Ⅱ成果
(1)我国某区域地貌格局呈半环状,外侧是河流,内侧是广阔的平原,其间是高低起伏的山脉和山地丘陵,大部分地区气候以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为主;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热量分布南北差异较大。总之,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该区域的基本特征。
(2)该区域某平原在历史上曾是一片荒地。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对该平原进行大规模开垦,使其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是现在国家已决定停止开发该平原的荒地,并建立自然保护区。友情帮助:请你按要求与他们一起完成该课题研究。
(1)依据阶段Ⅱ研究成果,推断该区域为我国的 ① 地区(2分)。
(2)比较该区域与长江三角洲的地理特征的差异性,完成下表。(8分)
比较要素 | 该区域 | 长江三角洲地区 |
气候类型 | ②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典型土壤 | ③ | 水稻土 |
工业特征 | 重工业为主 | ④ |
农业发展最有 利的自然条件 | ⑤ | 水热充足 |
(3)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该区域发展商品农业的不利条件有 ⑥ (6分)
(4)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荒地保护工程的实施,该区域靠扩大耕地面积(开垦荒地)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请你为该区域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⑦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