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为第聂伯河水系示意图。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至80年代,图示区域国家重视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修建大小水库14座。1955年前春汛径流量占年内全部径流量的60%,夏季径流量占25%,冬季径流量只有15%;20世纪80年代后,春汛径流量占38%,夏季径流量占32%,冬季径流量占30%。第聂伯河流经的主要国家乌克兰素有“欧洲粮仓”之称,主要的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大麦等。
(1)说明该河流不同年代(50-80年代及80年代后)径流量季节变化特点及其原因。
(2)判断乌克兰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农业发展的优势气候条件。
(3)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第聂伯河进行了干流的梯级开发,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结合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经验,分析第聂伯河流域开发的具体做法。
【答案】
(1) 20世纪50年代前,径流量季节变化大(1分)。流域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积雪量大,春季气温回升,融雪量大,径流量大(1分);夏季降水较少,径流量减少(1分);冬季气温低于0℃,补给来源少(1分)。20世纪80年代后,径流量季节变化小(1分)。一些大型水库建成,调节了径流量,径流量趋于平稳,季节变化小(1分)。
(2)商品谷物农业。温带大陆性气候,生长期日照时间长(生长周期长);昼夜温差大,利于粮食作物高产稳产;冬季气温较低,病虫害少。
(3)组建流域开发机构,统一管理开发;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注意综合开发;根据流域环境特征,灵活选择开发方式,形成独具特色的开发模式;不断加大开发力度,逐渐实现全河开发,梯级施工;提高流域的开放度,注重招商引资,加强对外交流与联系,强调环境保护,重视水源涵养。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二分析,20世纪50年代前,径流季节变化大。该流域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冬季积雪量大,春季气温回升,融雪量大,所以径流量大。夏季降水较少,径流量减少。冬季气温低于0℃,融水补给量少,径流量少。20世纪80年代后期,径流季节变化小。主要是由于一些大型水库建成,调节了径流量,径流趋于平稳,季节变化减小。
(2)根据材料三分析,乌克兰是世界上第三大粮食出口国,所以应是商品谷物农业。乌克兰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夏季温度高、热量丰富,降水适中。地处东欧平原,地形平坦、宽广。有河流流经,灌溉水源 充足。黑土面积广,土壤肥沃。这是有利的自然条件。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该国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劳动力充足,人均耕地面积广,农业发展历史悠久。
(3)第聂伯河流域开发的具体做法可以仿照田纳西河的开发与治理进行考虑。主要从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相结合的角度回答,比如组建流域开发机构,统一管理开发;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注意综合开发;根据流域环境特征,灵活选择开发方式,形成独具特色的开发模式;不断加大开发力度,逐渐实现全河开发,梯级施工;提高流域的开放度,注重招商引资,加强对外交流与联系,强调环境保护,重视水源涵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