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图为南美南部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洋流A按性质分,属于______,对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
(2)南美南部大陆东西两岸自然地理环境差异较大,甲地区自然带是_____________,影响其形成的因素是_______。
(3)B国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其城市化出现了__________的现象。
(4)C代表的海底地形是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图示区域西海岸风浪大的原因____________。
【答案】 暖流 增温增湿 温带荒漠带 地形 大牧场放牧业 虚拟城市化 海沟 海洋板块俯冲至大陆板块之下(或两大板块碰撞挤压) 西部处于西风带迎风坡;西部海岸线破碎,有利于西风深入
【解析】【整体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地理分析能力。第(1)题,根据图示信息判断出具体洋流即可解答。第(2)题,考查非地带性规律,这里是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附近,东侧是西风背风坡,形成荒漠环境,西侧是迎风坡,形成森林环境。第(3)题,判断B国是阿根廷,再结合其农业、城市特征分析即可。第(5)题,风浪大与大气环流位置、区域地形、轮廓等均有关,结合具体区域分析即可。
(1)根据图示信息,洋流A为巴西暖流,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增温增湿的作用。
(2)甲地区位于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的东侧,甲地为背风坡,由于地形阻挡了西风的深入,甲地降水稀少,其自然带是温带荒漠带。
(3)B国为阿根廷,境内潘帕斯草原,地广人稀,草质优良,形成大牧场放牧业。阿根廷的很多居民聚居在其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使其城市化出现了虚假城市化的现象。
(5)图示区域西海岸位于西风带,且为西风的迎风地带,且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带海岸破碎,便于西风深入,且以南区域,海域辽阔,便于西风发育,导致这里风大浪高。
非地带性现象 | 形成原因 | 按理想状态的地带性分布 |
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呈现热带稀树草原景观 | 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不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 热带雨林带 |
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沿海和中美地峡的东侧等地的热带雨林景观 | 地处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南半球)或东北信风(北半球)的迎风坡,多地形雨;东部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 热带稀树草原带 |
南美大陆30S-300S之间狭长的热带荒漠带 | 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脉阻挡了海洋水汽的东进;秘鲁寒流规模较大,对沿岸地区降温减湿作用明显 | 热带雨林带(北)、热带稀树草原带(中)、热带荒漠带(南) |
南美大陆南段东岸形成的温带荒漠带(巴塔哥尼亚荒漠) | 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气流的深人(地处西风气流的背风坡) | 温带草原带(中)、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东) |
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 | 南半球相应纬度带是海洋,没有陆地分布 | 亚寒带针叶林带(较低纬度)、苔原带(较高纬度) |
亚欧大陆东西岸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南北宽度不同,西窄东宽 | 西岸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温高;东岸受千岛寒流影响,气温低 | 东西岸自然带南北宽度一样 |
天山、昆仑山山麓的绿洲 | 高山冰雪融水使其地表水或地下水丰富 | 温带荒漠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