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7.建于青藏高原的铁路被称为“天路”.2016年,青藏铁路正式通车运营10周年.川藏铁路则由于施工难度大,全线建成通车至少需要15年.读图回答问题.(1)高寒缺氧使青藏铁路施工难度极大,分析该铁路沿线地区高寒缺氧的主要原因.
(2)与青藏铁路相比,修建川藏铁路的难度更大.试从自然地理的角度说明建设川藏铁路遭遇的困难.
(3)试分析建设川藏铁路对西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分析 (1)该铁路沿线地区高寒缺氧的主要原因:主要从地形方面考虑,由于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的保温作用弱,导致该地气温较低、气压低.
(2)自然地理的角度说明建设川藏铁路遭遇的困难应受到地形、地质、自然灾害等因素的限制.
(3)川藏铁路对西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应从完善交通运输网,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促进资源开发,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加强民族团结,保卫边疆,促进文化交流等方面分析.
解答 解:(1)青藏铁路位于青藏高原上,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是4000米,高寒缺氧的气候特征是地形决定的.由于空气稀薄,大气的保温作用弱,导致该地气温较低,形成了高寒的气候;由于海拔高(气压低),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较少,造成缺氧.
(2)修建青藏铁路的主要难题是高寒、冻土和缺氧,而川藏铁路选线在地势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交界处,铁路的修建受到地形、地质、自然灾害等因素的限制.
(3)川藏铁路对西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完善交通运输网,能完善进藏通道,进一步加强西藏与中、东部发达地区的社会经济联系,促进资源开发,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加强民族团结,保卫边疆,促进文化交流等等.
故答案为:(1)该地区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密度随着海拔高度增加而减小,大气的保温作用较弱,导致该地区终年气温较低,(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造成了高寒气候);该地区海拔高(气压低),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较少,造成缺氧.
(2)地势起伏很大,地质(构造)条件复杂,需穿越的河流多,(选线受限制大)建设工程量大;经过我国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高发区,铁路线东段多暴雨、洪水等气象灾害/青藏高原多冻土、生态脆弱,不利于铁路建设.
(3)川藏铁路的建设,能完善进藏通道,进一步加强西藏与中、东部发达地区的社会经济联系,为西藏与内地及沿海地区贸易发展和经济往来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促进西藏资源开发,促进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藏族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充分利用题目信息.
A. | 东部人口稠密,西部地广人稀 | |
B. | 东部农业机械化程度高,西部农牧业发达 | |
C. | 东部产业结构层次高,西部资源密集型产业发达 | |
D. | 东部城市化进程快,西部城市化水平高 |
①人口分布 ②交通通达度 ③制造业分布 ④城市化水平.
A. | ①② | B. | ①③ | C. | ②③ | D. | ③④ |
A.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B. |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 ||
C. | 亚寒带针叶林 | D. | 温带落叶阔叶林 |
1992-2012年该区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率
变化率(%) | 耕地 | 林地 | 草地 | 水域 | 城市工矿居民用地 | 未利用地 |
上游地区 | 2 | -5 | -1 | 1 | 15 | -0.1 |
中游绿洲区 | 2 | -3 | -1 | -1 | 7 | -0.1 |
(2)简述中游绿洲区防治荒漠化的对策和措施.
(3)新疆喀什地区境内河流下游河段常出现断流现象,分析其原因.
A. | 北京 | B. | 山西 | C. | 江苏 | D. | 海南 |
A. | 昼夜长短 | B. | 海拔高度 | C. | 正午太阳高度 | D. | 天气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