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有关土地资源与人类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采猎文明时期土地数量对人类影响很大
- B.农业文明阶段土地数量和质量都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 C.农业文明时期在草原地区出现世界文明源地
- D.工业文明时期,科学技术发展,人类摆脱了土地数量和质量对其生存发展的制约
采猎文明时期土地数量对人类影响较小,土地质量的影响较大。工业文明时期,由于人口快速增加,非农业用地大幅度增多,土地所承受的压力增大,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使土壤污染和土地退化也越来越严重,土地数量和质量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制约因素。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1年3月29日《中国青年报》登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初步统计结果显示,我国人口为129533万人(不包括福建省的金门、马祖岛等岛屿的人口),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总人口的36.09%,每10万人中有大学程度的由1990年的1422人上升为3611人,文盲率由1990年的15.88%下降为6.72%;10年来,我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1.07%。
材料二 对地球能养活多少人的问题一般用环境承载力或资源人口承载力来衡量。就后者的研究来看,大部分是针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即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在特定技术水平下,作为土地资源承载力核心的土地生产潜力主要取决于土地资源面积的大小及质量。人均土地面积少于一定数量的国家或地区将无法实现农产品自给,一般认为人均耕地面积警戒线是0.053公顷。我国有关学者的报告认为,我国土地资源人口承载量的极限是16亿人。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与耕地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1)人口普查是一项极其重要的________的调查,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
(2)1987年我国决定以后每隔________年进行一次全国人口普查。
[ ]
A.10 |
B.12 |
C.14 |
D.16 |
(3)我国人口在数量和增长上的基本国情是________________,为了使人口与________________相适应,同________和________相协调,我国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制定了关于人口的基本国策,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城乡人口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但我国是世界城镇人口________的国家。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方针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5)目前我国人口地区分布________,以________线为界的________地区人口稠密,________地区人口稀少。
(6)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没有按期开展的三个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近10年来我国计划生育成绩显著,表现在: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8)当前,世界上人口与环境的主要矛盾是________,________受到的压力过大,________遭到破坏,有失去平衡,导致________的危险。特别是________国家这个问题最为突出。
(9)为什么环境人口容量一般用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来衡量?我国目前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状况如何?从人口方面看,应采取什么措施?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一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资源的丰富。结合下图完成1~3题。 1.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A.耕地、林地、草地 B.耕地、草地、林地 C.草地、林地、耕地 D.草地、耕地、林地 2.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广大,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B.宜农荒地多 C.土壤肥沃 D.人少地多,粮食的商品率高 3.下列有关东北土地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黑土冲刷是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必须加强对坡面、沟壑进行治理,并植树造林 B.北大荒发展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土壤贫瘠 C.秸秆还田是近年来保持和提高黑土肥力最有效的办法 D.三江平原是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冲积而成的低平原,湿地广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