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0.有关图中洋流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甲、乙洋流由盛行西风吹拂形成 | B. | Q处海水温度高于P处 | ||
C. | 乙洋流的流向随季节而变化 | D. | K海域因上升流形成大渔场 |
分析 主要考查了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中心为海洋,由此可以判断为北半球.甲洋流受南亚季风影响,属于季风洋流;乙是盛行西风作用下形成的北大西洋暖流;Q和P位于同一纬度,Q处受暖流影响,P处受寒流影响,故Q处海水温度高于P处;K海域位于北海道附近,因寒暖流交汇形成著名的渔场.
解答 解:A、甲洋流受南亚季风影响,属于季风洋流;乙是盛行西风作用下形成的北大西洋暖流,故不符合题意;
B、Q和P位于同一纬度,Q处受暖流影响,P处受寒流影响,故Q处海水温度高于P处,故正确;
C、甲洋流的流向随季节而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K海域位于北海道附近,因寒暖流交汇形成著名的渔场,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和掌握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8.图中①②③④位于河流两岸,冲刷作用强烈的是( )
A. | ① | B. | ② | C. | ③ | D. | ④ |
19.最适宜观日出的地点是( )
A. | ③ | B. | ④ | C. | ⑤ | D. | ⑥ |
16.海南岛西部某些地方呈现热带稀村草原的自然景观,这一现象引起地理工作者的思考.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海南岛地处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为旱、雨两季.专家研究认为,海南岛西部某些地方旱季比岛内其他地区更干旱,是那里形成热带稀树草原景观的关键因素.
材料二:海南岛旱季以偏东风为主.
材料三:海南岛西部一些地方沉积岩透水性强,地表水易于渗漏.
海南岛东部(海口、琼海)和西部(东方)旱季降水量、平均风速、日照时数(1971-2000年)
(1)海南岛西部的热带稀树草原景观反映了什么地域分异现象?说明判断理由.
(2)海南岛西部“旱季更显干旱”的一个主要因素是降水量低.从风向、地形角度分析降水量低的原因,并概括造成这里“旱季更显干旱”的其他因素及其作用.
材料一:海南岛地处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为旱、雨两季.专家研究认为,海南岛西部某些地方旱季比岛内其他地区更干旱,是那里形成热带稀树草原景观的关键因素.
材料二:海南岛旱季以偏东风为主.
材料三:海南岛西部一些地方沉积岩透水性强,地表水易于渗漏.
海南岛东部(海口、琼海)和西部(东方)旱季降水量、平均风速、日照时数(1971-2000年)
月份 | 降水量(mm) | 平均风速(m/s) | 日照时数(h) | ||||||
东方 | 海口 | 琼海 | 东方 | 海口 | 琼海 | 东方 | 海口 | 琼海 | |
11 | 26.5 | 81.3 | 159.6 | 4.6 | 2.6 | 2.7 | 202.2 | 144.8 | 121.1 |
12 | 13.9 | 34.9 | 68.2 | 4.5 | 2.4 | 2.5 | 187.0 | 131.3 | 112.2 |
1 | 7.6 | 19.5 | 31.4 | 4.2 | 2.5 | 2.4 | 179.2 | 109.1 | 116.3 |
2 | 14.2 | 35.0 | 43.5 | 4.1 | 2.6 | 2.6 | 147.6 | 98.7 | 101.6 |
3 | 17.4 | 50.6 | 47.5 | 3.9 | 2.8 | 2.9 | 185.3 | 137.3 | 150.3 |
4 | 30.0 | 100.2 | 125.4 | 4.1 | 2.7 | 2.9 | 213.9 | 167.9 | 181.4 |
(2)海南岛西部“旱季更显干旱”的一个主要因素是降水量低.从风向、地形角度分析降水量低的原因,并概括造成这里“旱季更显干旱”的其他因素及其作用.
15.参与该项目的中国人员最可能来源于( )
①黑龙江省 ②山东省 ③湖北省 ④广东省.
①黑龙江省 ②山东省 ③湖北省 ④广东省.
A. | ①③ | B. | ①④ | C. | ②③ | D. | ②④ |
7.2012年和2013年二十国集团峰会(G20)召开期间,与图中的节气最为接近的是( )
A. | ①③ | B. | ①② | C. | ③② | D. | ②③ |
4.该楼盘最可能位于( )
A. | 上海 | B. | 北京 | C. | 成都 | D. | 乌鲁木齐 |
20.根据地理坐标判断②③城市间的距离约为( )
A. | 550千米 | B. | 1000千米 | C. | 2000千米 | D. | 1665千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