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关于b、c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b、c两地均位于赤道附近 | B. | b、c两地的极夜期均为6个月左右 | ||
C. | b、c两地同时出现极昼现象 | D. | b、c两地均位于极圈附近 |
分析 读图分析,a地大约在春分、秋分时获得的太阳辐射最多,冬至、夏至时获得的太阳辐射最少.推测在二分日时离直射点最近,二至日时离直射点最远,可能是赤道附近.b地大约在冬至日时获得的太阳辐射最多,二分日时为0,夏半年没有,推测位于南极附近.同理推测出c地大约在北极附近.
解答 解:b地大约在冬至日时获得的太阳辐射最多,二分日时为0,夏半年没有,推测位于南极附近.同理推测出c地大约在北极附近.b、c两地的极夜期均为6个月左右.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三地太阳辐射量变化及昼夜长短的季节分布,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5.图2中①、②、③、④四地自然条件相比( )
A. | ①、②两地均为热带荒漠 | B. | ②地年降水量最少年温差最大 | ||
C. | ③地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 | D. | ④气候成因与海陆热力差异无关 |
12.与华北平原相比,图中绿洲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
A. | 太阳辐射强 | B. | 热量充足 | C. | 水资源丰富 | D. | 土壤肥沃 |
9.依据图2所示气温分布,该日有利于PM2.5浓度降低的时段是( )
A. | 5时至8时 | B. | 8时前后 | C. | 5时至20时 | D. | 12时至15时 |
16.有关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就北京而言,夏季的霾主要以燃煤、土壤粉尘、汽车尾气和工业污染物为主 | |
B. | 热带雨林地区因为全年高温多雨,不会出现霾 | |
C. | 东北、华北地区农民在田地燃烧大量麦秆和稻草,产生的霾都发生在秋季 | |
D. | 降雨、大风等天气有利于霾的扩散 |
13.P点的经、纬度坐标为( )
A. | 30°N,116°E | B. | 30°N,124°E | C. | 35°N,126° | D. | 45°N,126°E |
17.当晚霞洒满正在建设中的青藏铁路时,一群藏羚羊披着金色的余晖,悠闲、欢快地通过铁路.为了给藏羚羊迁徙让路,铁路建设者们关掉隆隆的机器,有些还撤离了工地.这样做,可以避免什么环境问题的产生( )
A. | 生态破坏 | B. | 土地荒漠化 | C. | 水土流失 | D. | 扬沙、沙尘暴天气 |
1.读图,判断下列气候类型与序号相对应正确的是( )
A. | a---热带草原气候 | B. | b----温带海洋性气候 | ||
C. | c---热带雨林气候 | D. | d----亚热带季风气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