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地理学上常用“距平”来反映某一时段某地理要素的实测值偏离同期历史均值的程度。“距平”为正值表示该时段这个地理要素比当地同期多年平均值偏高或偏多,负值则反之。下列左右两图分别反映我国东北部分地区2013年12月至2014年4月气温距平状况和降水距平百分比状况。
(1)东北部分地区气温距平状况图反映当地2013年12月至2014年4月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大部分地区偏低2—4℃);气温偏低状况大致由东南向西北方向增大;西部平原气温偏低最大(>4℃)。而同一时期当地降水与常年同期比较的差异是: 。
(2)2014年春温上升后,当地部分地区出现较严重的内涝,据图说出图中最易发生内涝的区域并分析这些区域当年出现内涝的原因。
(3)根据我国东北地区热量条件(温度带)、作物熟制、农业地域类型和主产粮食作物种类,分析2013年12月至2014年4月气温降水如此“距平”对当地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答案】(1)东北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多20%—100%);降水偏多状况大致由东北向西南(或由东向西)方向增大;西南部平原降水偏多最大(偏多100%—200%)。
(2)(东北)西部平原最易发生内涝气温较常年偏低值最大;冬季降雪量(降水量)较常年偏多;积雪蒸发融化少,积雪量大;西部平原地势较平坦,春季积雪融化后地表水流动不畅;春季凌汛导致河水下泄不畅。
(3)我国东北大部属中温带,农作物熟制以一年一熟为主(春播秋收);当年春温偏低,将导致春播期推迟(使农作物可生长期缩短,收获期推迟,农作物在秋季易遭受低温冷害);东北农业地域类型以旱作农业为主,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高粱等旱生农作物为主,当年降水偏多将导致土壤含水量过大,不利于旱生农作物生长;这些都不利于农业丰收。
【解析】
本题以东北地区的气温距平和降水距平的相关资料为背景,考查地理读图、析图能力、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对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等相关知识
(1)读右图可知,该区域降水距平多为正值,说明大部分地区降水较常年同期较多,且该状况由东北部向西南部增大,西南部降水偏多程度最大,较常年平均值偏多100%~200%。
(2)注意关键词“春温、内涝”。该图表示2013年12月至2014年4的气温和降水距平,图中显示,图示区域西部地区该时段降水量较常年均值大,说明冬季积雪较多,同时该区域气温较常年均值低2~4℃,说明气温较低,则蒸发较小,积雪融化较少,待2014年春温上升以后,积雪融化,地表水补给量大;同时,根据图中等高线可知,西部区域地势平坦,积雪融化后地表水排水不畅;根据已有地理知识,该区域河流春季易出现凌汛现象,河水下泄不畅也会加重该区域的内涝。
(3)首先需要明确东北该区域的特点,温度带属于中温带,以春播农作物为主,且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高粱等,以旱作农业为主。因此图示期间气温较低,农作物春播时间推后,从而导致收获期推后,秋季农作物易遭受低温冻害的影响而减产;冬季降雪量过多,来年积雪融化,土壤含水量过大,也不利于小麦、玉米等旱生农作物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