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3.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2)图中甲、乙是地球内部的两个不连续面,其名称分别是甲莫霍界面、乙古登堡界面.
(3)当A地发生地震时,B、C两个观测点都测到了A地发出的地震波.对B、C两点所测到的纵波平均波速进行比较,平均波速较快的是C观测点,造成两地波速差异的原因是纵波在地幔中的传播速要快于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AB之间没有经过地幔,AC之间经过了地幔,所以C点所测得的纵波波速要快于B点..
(4)请在图中用斜线画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内部圈层按照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解答 解:(1)地球内部依据古登堡界面和莫霍界面将地球由内到外分为地核、地幔、地壳三部分.
(2)地球内部的三个主要圈层:地壳、地幔、地核.它们的分界面分别为:莫霍界面(横波和纵波速度增加)、古登堡界面(横波突然消失,纵波速度下降).
(3)一次地震,在震源处同时产生纵波和横波,且纵波在地幔中传播速度要大于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
(4)地球内部外核是液态,横波不能通过,故从A点传出的横波不能传播到被外核阻挡的背影区.
故答案为;(1)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2)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
(3)C;纵波在地幔中的传播速要快于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AB之间没有经过地幔,AC之间经过了地幔,所以C点所测得的纵波波速要快于B点.
(4)
点评 本题考查地震波的特征和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属于基础性题型,学生只需记住相关知识点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7.与我国东北地区农作物种植的区位因素相比,北德平原小麦种植区分布较少的原因可能是( )
A. | 多冻土 | B. | 类似三江平原的沼泽多 | ||
C. | 以水稻种植为主 | D. | 日照时间短,热量少 |
14.图中A地区有利于葡萄酿酒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是( )
A. |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 B. |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 ||
C. | 冰川融水多,灌溉便利 | D. | 地势平坦,黑土肥沃 |
11.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北半球的时间长于南半球的主要原因是( )
A. | 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 B. | 北极地区的极夜时间长于南极地区 | ||
C. | 北半球的夏半年时间长于南半球 | D. | 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 |
18.①、②、③处洋流中( )
A. | ①处是暖流 | B. | ②处属于风海流 | ||
C. | ③处因离岸风而形成 | D. | ③处有降温减湿作用 |
5.下表是我国某地气象站某月18-21日气象观测记录的部分资料,根据资料回答:
表格中所统计的数据表明18-21日间当地受到哪种天气系统的影响,该天气系统的示意图对应哪幅图( )
日期 | 18日 | 19日 | 20日 | 21日 |
平均气温(℃) | 2 | -1 | -2 | -4 |
气压(百帕) | 1002 | 1004 | 1006 | 1008 |
天气状况 | 晴转多云 | 阴转小雨夹雪 | 小雪渐止转阴到多云 | 多云转晴 |
A. | B. | C. | D. |
12.“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这段文字涉及的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是( )
A. | ①②④ | B. | ①⑤⑥ | C. | ②③⑤ | D. | ②⑤⑥ |
9.每年六、七月份期间,上海出现持续阴雨连绵天气的原因是( )
A. | 冷空气主动南下 | B. | 暖空气主动北上 | ||
C. | 收到台风影响 | D. | 冷暖气团僵持不下 |
10.2013~2020年,该省( )
A. | 人口总抚养比持续上升 | B. | 总人口数先升后降 | ||
C. | 人口总扶养比先降后升 | D. | 2016年总人口数达到最大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