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 2020年5月6日,我国开启新一轮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员们沿途看见了罕见的冰塔林景观(冰川表面林立的塔形冰柱,下图)。5月27日凌晨2点向峰顶发起最后冲击,于当日11时成功登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登山队员选择凌晨开始登顶的原因有( )
①夜间登顶利于规避雪崩,保障安全撤离 ②日出之后,对流运动增强,天气多变
③凌展气温低,雪不粘脚,便于行进 ④夜间登山经验丰富且装备齐全
A.①②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
【2】冰塔林景观的形成过程是( )
A.冰面消融---融水侵蚀---太阳辐射---冰川运动---褶皱和裂隙
B.太阳辐射---冰面消融---冰川运动---融水侵蚀---褶皱和裂隙
C.褶皱和裂隙---太阳辐射---冰面消融---融水侵蚀---冰川运动
D.冰川运动---褶皱和裂隙---太阳辐射---冰而消融一融水侵蚀
【3】最新科考显示,冰塔林分布下限已退缩到580米,其原因是( )
A.降水减少B.光照增强C.全球变暖D.地壳抬升
【答案】
【1】D
【2】D
【3】C
【解析】
【1】
登山的时候穿着很厚的登山靴,底下有很厚的冰爪,雪很厚的时候会粘在冰爪上,凌晨登山,气温较低,雪不粘脚,气温升高时,积雪表面融化,雪水就会一滴滴地渗透到雪层深处,让原本结实的雪变得松散起来,大大降低积雪之间的内聚力和抗断强度,使雪层之间很容易产生滑动,易发生雪崩,所以登顶在凌晨,①③对。而日出后,气温升高,风力增大,并非是对流天气变化,登山经验和装备没有时间上的差异,②④错。故选D。
【2】
冰川流动时,谷底地形使得冰层各部分流动速度不同,继而冰层发生了断裂和褶皱,冰面被切成纵横交错的深沟和窄梁,凹凸不平的冰面接受阳光也不均匀,不同位置受热程度悬殊,造成了参差不齐的融化,于是便雕刻出了冰柱高耸林立的景象,所以冰塔林景观形成的过程为冰川运动---褶皱和裂隙---太阳辐射---冰面消融一融水侵蚀,故选D。
【3】
冰塔林的形成是冰川运动后受外力影响形成的,其分布下限的变化主要与气温关系密切,随着全球变暖,冰塔林下部的冰川融化,使得冰塔林分布下限升高,与降水、光照和地壳运动关系不大,C对,ABD错。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