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晴隆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黔西南州东北面,总面积1309.8平方公里,年均气温14.1℃,全年无霜期356天,总人口33.5万人,少数民族人口约占56%。境内山高、坡陡、谷深,岩溶发育强烈,是石漢化最为严重的区域。晴隆县为山区农业县,受传统思想的束缚,老百姓始终无法摆脱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怪圈,为责州省重点扶贫的4个贫困县之一。
2000年,在国家及各级政府的领导下,组建晴隆县草地畜牧业开发中心,实行“草地中心十养羊专业合作社十农户”的运作机制,利用山区草地资源,从澳大利亚引进种草和优质肉羊,在25°以上的坡耕地(占土地面积65%)和石漠化严重的乡村种草发展肉羊养殖;同时构建以农户养殖为基础的集群产业,建立集肉羊屠宰、包装、冷藏、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并提供全面的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使种草养羊成为晴隆县的支柱产业,破解了生态脆弱区农村贫困与生态退化恶性循环的怪圈。“晴隆模式”成为岩溶山区扶贫开发、生态建设和草地畜牧业结合发展的一面旗帜。
(1)从人地关系角度分析晴隆县“贫困十石漠化”生态怪圈的形成过程。
(2)从牧草角度分析晴隆县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的优势条件。
(3)指出晴隆县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对当地经济、生态、社会可能产生的有利影响。
【答案】(1)喀斯特山区土壤贫瘠,粮食单产低,人们生活贫困(文化程度低);随着人口激增,当地群众通过滥伐森林、陡坡开荒等方式增加耕地面积,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形成石漠化;伴随土地生产力下降甚至丧失,粮食单产进一步减少,贫困加剧,从而导致新一轮的毁林开荒,最终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
(2)季风气候,温凉湿润,草类茂盛且生长期长;天然草山、草坡多,草场面积广阔;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差异显著,牧草种类丰富;环境(水、土、气等)污染少,牧草质量优。
(3)调整了农业结构,延长了产业链,实现种草、养殖、加工多元化发展;退耕还草、羊粪还田有利于生态修复,减少地表裸露和水土流失,缓解了石漠化发展和人地矛盾;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加快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步伐。
【解析】
(1)材料提及“晴隆县为山区农业县,受传统思想的束缚,老百姓始终无法摆脱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怪圈”,主要结合当地人口增长、落后思想、脆弱的生态环境、不合理的开发方式、水土流失与石漠化,按照“贫困一掠夺式开发方式一环境退化一进一步贫困”的思路分析。喀斯特地区土壤贫瘠,地表水缺乏,地表干旱,粮食单产低,人们生活贫困(文化程度低);随着人口激增,当地群众滥伐森林、陡坡开荒等,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加剧石漠化危害;伴随土地生产力下降甚至丧失,粮食单产进一步减少,贫困加剧,从而导致新一轮的毁林开荒,最终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
(2)主要结合气候、土地、地形、地势、生态环境等方面从牧草的生长期、种类、面积质量分析。该地利用山区草地资源,从澳大利亚引进种草和优质肉羊,来发展生态畜牧业,主要原因是:地处云贵高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凉湿润,草类茂盛且生长期长;天然草山、草坡多,草场面积广阔;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差异显著,牧草种类丰富;环境污染少,牧草质量优。
(3)晴隆县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的意义主要从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分析。经济角度:调整了农业结构,延长了产业链,实现种草、养殖、加工多元化发展;生态角度:退耕还草、羊粪还田有利于生态修复,减少地表裸露和水土流失,缓解了石漠化发展和人地矛盾;社会角度: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加快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