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 南澳岛地处广东东部,四面环海,北回归线横贯主岛,下图是1975~2009年南澳岛气象观测站(测站位置:117.02°E、23.26°N,海拔7.2m)的大雾日数等气候资料。
结合图表完成下面小题。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气温高低与大雾天气出现的概率呈反比
B.大雾主要集中在冬、春季,且季节变化大
C.春季和秋季气温适宜,常形成大雾天气
D.气温20℃最适合大雾天气的形成
【2】结合上表分析,南澳岛2、3月份大雾出现的概率较大的原因可能是( )
①正变温时,受暖湿空气影响,对大雾的形成有利
②负变温时,风力较大,有利于大雾的形成
③2、3月份气温适宜,有利于大雾的形成
④南澳岛上的气温较海洋气温高,且温差较大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
【1】B
【2】A
【解析】
【1】从右图可以看出气温高低与大雾天气出现的概率先增大后减小,A错误;从左图可以看出大雾主要集中在冬、春季,且季节变化大,B正确;图1中左图看秋季大雾天气较少,C错误;最适合大雾天气的形成气温是20℃以上,D错误。所以选B。
【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气温升高时易形成雾,正变温时,水汽蒸发多,受暖湿空气影响,对大雾的形成有利,①正确;气温降低时形成雾的概率小,风力较大水汽不易积聚,不利于大雾的形成,②错误;2、3月份气温升高,有利于大雾的形成,③正确;南澳岛上的气温夏季或者白天较海洋气温高,冬天或者夜晚比海洋温度低,④错误。①③正确。所以选A。
雾是在近地面空气层中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气温冷却到一定程度,相对湿度达到90%左右,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能见度下降的天气现象,雾一般有生成、持续、消散三个阶段。
【题目】图甲为意大利地形简图,图乙为意大利葡萄种植及葡萄酒产区分布图。根据图表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意大利是世界上少有的、在全国范围内都能种植葡萄的国家,其葡萄产量和质量远远高于欧洲其他国家,葡萄种植也因此成为该国农业的支柱之一。在意大利的葡萄园内,一些有益昆虫和其他植物与葡萄树共生并存,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既保证了葡萄树正常生长,还生产出有机绿色葡萄。
材料二 意大利是世界葡萄酒生产大国之一,该国的葡萄酒企业拥有充裕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并且制定了严格的酿造标准。意大利是欧盟国家,与欧盟经济协作紧密,其北部人口稠密,有铁路、公路通向其他欧洲国家。下表为2010年意大利农户葡萄生产规模结构。
生产规模(公顷) | 农户数量比重(%) | 分布地区 |
<2 | 50.9 | 南部 |
2-10 | 33.6 | 第三意大利 |
>10 | 15.5 | 北部 |
(1)根据图文材料分析影响意大利葡萄优质的气候条件。
(2)意大利葡萄酒越来越获得人们的青睐。从社会经济的角度,分析该国北部发展葡萄酒业的区位条件。
(3)据表中数据说明意大利葡萄种植园规模的差异并简要说明其原因。
(4)结合材料推测意大利农学家如何利用昆虫和其他植物,实现葡萄园的良性发展。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有机质(SOM)是指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其中的碳元素即为土壤有机碳(SOC)。土壤有机碳含量既与进入土壤的生物残体等有机物质多少有关,也与以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为主的有机物质的损失有关。
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因素与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
湿地系统因为处于常年积水或者季节性积水状态,积累了更多的土壤易分解有机碳,使湿地土壤碳库对气候变化更加敏感。调查研究表明,位于黑河中游(河西走廊中段)湿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约为2.28~29.55g/kg,较洞庭湖湿地(19.63~50.20g/kg)和三江平原湿地(96~184g/kg)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低,其中黑河中游流域的湿地有机碳含量与植被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黑河中游的湿地植被类型与土壤有机碳含量表
土层深度(cm) | 土壤有机碳(g/kg) | |
高草植被 | 低草植被 | |
0-10 | 14.80 | 10.35 |
10-20 | 11.93 | 8.23 |
20-40 | 8.25 | 6.44 |
(1)描述黑河中游湿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2)黑河中游湿地大部分属于季节性积水湿地,推断相对积水季节而言,非积水季节该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特点,并说明推断理由。
(3)洞庭湖湿地和三江平原湿地的表层土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黑河中游湿地,试从气候角度分别指出洞庭湖湿地和三江平原湿地的表层土有机碳含量高的原因。
(4)根据有机碳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分析湿地退化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原理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