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5.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并有山岭阻隔,海洋水汽难以进入,年平均降水量由东部的400毫米左右往西减少到200、50毫米以下.长期的干旱,使这里形成的独特的自然景观.其要素如图所示:

(1)按相关关系将下列字母填在框图相应的位置上:A、干旱   B、降水稀少
(2)干旱是西北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其主要原因是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并有山岭阻隔,海洋水汽输送到这里的数量很少,由于降水量的差异,自然景观自东向西依次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3)西北地区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其荒漠化产生的人为原因?
(4)为了制止西北地区荒漠化速度加快的趋势,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C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草地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
C.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
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5)据图,请简述西北地区地理环境其统一的演化过程.

分析 地理环境整体性整体性表现:一方面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各要素在特征上保持协调一致,并与总体特征相统一.另一方面,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为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以至整体环境状态的变化,即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

解答 解:(1)本题考查区域的整体性.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环境制约着当地的工农业生产、人口和城市分布等.西北地区典型的自然特征是干旱,形成干旱的原因是降水稀少,降水稀少的原因是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所以本题填空从左往右为BA.
(2)图示所示地区为我国西北地区,我国西北地区由于距海遥远,降水较少,主要的自然特征是干旱,故西北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干旱.西北地区由于东西距海远近不同,加之山脉的阻挡,自然景观呈现森林草原、草原和荒漠的景观变化,故西北地区自东向西景观变化的原因是降水不同.
(3)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危害.人类不合理的活动(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不合理的利用水资源等),造成植被破坏、土地退化,造成荒漠化的扩展与延续,使大片良田被毁,土壤肥力下降,沙尘暴不断,土地自然生产力逐渐丧失,生态严重恶化.
(4)1.合理利用水资源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3.调节农、林用地之间的关系--宜林则林,宜牧则牧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5.控制人口增长.
(5)西北地区(由于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又受到周围高山、高原的阻挡),地形封闭,海洋湿润气流到达这里的很少,降水稀少.干旱成为了本区 最为显著的自然地理特征. 长期的干旱,使这里形成了本以草原、荒漠为主的景观特色,动植物是耐旱、耐渴的动植物,河流稀少,绝大部分多为内流河、湖;由于降水稀少,难以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要,适合发展牧业,有水源的地方发展灌溉农业,人烟也稀少,农田、村镇、城市多呈带状或点状分布.
故答案为:(1)B A 
(2)干旱;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并有山岭阻隔,海洋水汽输送到这里的数量很少;    荒漠草原  荒漠 
(3)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人类活动不当 
(4)C
(5)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地形封闭,海洋湿润气流到达这里的很少,降水稀少.干旱成为了本区最为显著的自然地理特征.长期的干旱,使这里形成以草原、荒漠为主的景观特色,动植物是耐旱、耐渴的动植物,河流稀少,绝大部分多为内流河、湖;由于降水稀少,难以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要,适合发展牧业,有水源的地方发展灌溉农业,人烟也稀少,农田、村镇、城市多呈带状或点状分布.

点评 该题以示意图形式,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难度一般.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发生变化,整个地理环境的相关变化,要求学生理解并运用原理解释生活实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