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4.如果乙地大规模饮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A. | 甲地区植被退化 | B. | 乙地区沙化 | C. | 丙地区荒漠化 | D. | 丁地区植被改善 |
分析 荒漠化是在极端干旱、干旱与半干旱和部分半湿润地区的沙质地表条件下,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的影响,破坏了自然脆弱的生态系统平衡,出现了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并逐步形成风蚀、风积地貌结构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
解答 解:由题中图表可以看出,甲位于乙地区上游,因此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对甲地区影响不大,A错误;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不会导致当地土地荒漠化,B项错误;丙、丁地区位于乙地区的下游,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会使丙、丁两地的水资源减少,从而使丙地区出现荒漠化,丁地区水资源减少,不利于植被改善,因此C项正确,D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以我国39°N附近某区域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7.图示时间,下列城市风力最大的是( )
A. | 乌鲁木齐 | B. | 沈阳 | C. | 广州 | D. | 武汉 |
11.该日可能为( )
A. | 1月20日 | B. | 3月20日 | C. | 5月20日 | D. | 7月20日 |
12.与我国沙尘暴形成无关的天气系统是( )
A. | 冷锋 | B. | 暖锋 | C. | 髙压 | D. | 反气旋 |
19.该城市公路环线周边住宅区、大型商场、文化场所不断涌现,体现出( )
A. | 能否成为特大城市,关键是交通的发展 | |
B. | 交通方式的变化,直接影响城市的兴衰 | |
C. | 商业中心的兴衰只与交通的布局关系密切 | |
D. | 交通通达性的变化影响城市土地利用方式 |
9.该农作物生产重心的演变轨迹表明( )
A. | 新增面积集中在中部 | B. | 不同地区增产差异小 | ||
C. | 地域范围不断缩小 | D. | 传统区产量比重下降 |
16.制约③区域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A. | 科技条件 | B. | 地形条件 | C. | 光照条件 | D. | 水源条件 |
13.自然资源效率最低地区与最高地区相比,其种植业优势主要表现在( )
①光照充足 ②昼夜温差大 ③水热配合好 ④农业科技水平高.
①光照充足 ②昼夜温差大 ③水热配合好 ④农业科技水平高.
A. | ①② | B. | ③④ | C. | ①③ | D. | ②③ |
4.自然带分布的格局反映了( )
A. | 经度地带性规律 | B. | 纬度地带性规律 | C. | 垂直地带性规律 | D. | 非地带性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