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5.集热板与地面夹角从最小增大到最大期间( )A. | 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小 | B. | 江苏日出方位不变 | ||
C. | 江苏省昼短夜长,且昼渐长 | D. | 江苏省正午楼房的影长逐渐增大 |
分析 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应为90°-H,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南方,集热板与地面夹角最小时为夏至日,集热板与地面夹角最大时为冬至日.集热板与地面夹角从最小增大到最大期间,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向南回归线方向移动.
解答 解:A、地球公转速度先减小后增大(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最慢,1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最快),故不符合题意;
B、江苏日出方位由东北转为东南,故不符合题意;
C、江苏省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且昼渐短,故不符合题意;
D、江苏省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减小,正午楼房的影长逐渐增大,故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及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为了最大限度接受太阳光照,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和正午太阳高度始终保持垂直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6.仅从气候条件考虑,若热量充足,小麦在年降水量760mm左右的地区单位面积产量最高.据此推测下列最符合小麦种植的地区是( )
A. | 黄淮平原 | B. | 印度河平原 | C. | 亚马孙平原 | D. | 湄公河三角洲 |
3.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
A. | 1965年 | B. | 1980年 | C. | 2015年 | D. | 2045年 |
10.正确表示江苏三区域间人口主要流向的是( )
A. | ①→②→③ | B. | ③→②→① | C. | ②→①→③ | D. | ③→①→② |
20.根据地理坐标判断②③城市间的距离约为( )
A. | 550千米 | B. | 1000千米 | C. | 2000千米 | D. | 1665千米 |
7.甲、乙两地自然灾害分别可能是( )
A. | 滑坡、沙尘暴 | B. | 台风、干旱 | C. | 寒潮、地震 | D. | 洪涝、干热风 |
3.我国横断山区年最大1小时雨量均值变化较大的关键因素是( )
A. | 西南季风 | B. | 东南季风 | C. | 距海远近 | D. | 地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