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各句中,字做结构助词的一项是(   )

A知来者之可追 B善万物之得时

C悦亲戚之情话 D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AB两项均为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项为动词,到……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新修滕王阁记

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及得三王所为序、赋、记等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吾忧。系官于朝愿莫之遂。十四年言事斥守揭阳便道取疾以至海上又不得过南昌观所谓滕王阁者。其冬以天子进大号加恩区内移刺袁州。袁于南昌为属邑私喜幸自语以为当得躬大府受约束于下执事及其无事且还得一至其处窃寄目偿所愿焉。至州之七月诏以中书舍人太原王公为御史中丞观察江南西道洪、江、饶、虔、吉、信、抚、袁悉属治所。八州之人前所不便及所愿欲而不得者公至之日皆罢行之。大者驿闻小者立变。春生秋杀阳开阴闭。令修于庭户数日之间而人自得于湖山千里之外。吾虽欲出意见论利害听命于幕下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则滕王阁又无因而至焉矣

其岁九月人吏浃和。公与监军使燕于此阁文武宾士皆与在席。酒半合辞言曰此屋不修且坏。前公为从事此邦适理新之公所为文实书在壁。今三十年而公来为邦伯适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乌得无情哉公应曰诺。于是栋楹梁桷板之腐黑挠折者盖瓦级砖之破缺者赤白之漫漶不鲜者治之则已。无侈前人无废后观。

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命愈曰为我记之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其江山之好登望之乐虽老矣如获从公游尚能为公赋之。

元和十五年十月某日袁州刺史韩愈记。

【注】三王所为序、赋、记指王勃的《滕王阁序》、王绪的《滕王阁赋》王仲舒的《滕王阁记》。言事指上《论佛骨表》被贬斥揭阳。大号年号。

【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文辞 认为……壮美

B.以为当得躬大府 拜访

C.得一至其处 或许

D.于是栋楹梁桷板之腐黑挠折者 栏杆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十四年以言事斥守揭阳 奉宣室以何年

B.又不得过南昌而观所谓滕王阁者 襟三江而带五湖

C.词列三王之次 响穷彭蠡之滨

D.子其为我记之 窃喜载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滕王阁是初唐时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官洪州都督时所建危楼高耸下临赣江远览山川俯瞰城府。后又曾改建壮丽非凡独为江南第一。韩愈在此正是以对滕王阁的赞美开始行文的。

B.因为有壮美之辞的序、赋、记等作者自然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却自己的烦忧。下面笔势一转却是系官于朝愿莫之遂他并未能如愿前去观赏。

C.末尾其江山之好登望之乐虽老矣如获从公游尚能为公赋之作者在叙事之外又以不尽之言寄寓了老之将至、兴尽而归之意。

D.全篇除用少数文字扼要记叙了滕王阁的修建过程外几乎全是围绕登阁一事倾诉心向往之而不得偿愿之情引领读者去想象滕王阁的美。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

(2)今三十年而公来为邦伯适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乌得无情哉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之者廋耳索之果然 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明年,起判永兴军。居一岁,还京师。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帝临哭,辍朝三日。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常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耳/索之/果然/

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耳/索之/果然/

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耳/索之/果然/

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耳/索之/果然/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公亮初入仕途,为民兴利除弊。他进士及第后任职会稽县,当时湖水常常外溢,民田受害,他兴修水利工程,将水引入曹娥江,民众因此得益。

B.曾公亮久经历练,通晓典章制度。他熟知朝廷政务,首相韩琦每每向他咨询;密州有人偷盗民田产银,他认为判处死刑过重,据理力争,最终改判。

C.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

D.曾公亮老谋深算,暗中为子孙计。他为人深沉,思虑周密,曾举荐王安石,安石受到宠信,他考虑子孙前程,不露痕迹地处处随顺安石,终于得到回报。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

译文:

(2)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译文:

【题目】(2015年高考新课标I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條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條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高丽人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素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时谓名言。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俄改同知枢密院。金人困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金兵分四翼噪而前,兵败退,坠于护龙河,填尸皆满,城门急闭。是日,金人遂登城。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少傅。帝兼旬不返,傅属贻书请之。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绐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予。 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苟不已,则以死继之。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傅日: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者面责之,庶或万一 可济遂从太子出。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明年二月,死于朔廷。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

(节选自《宋史孙傅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 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B.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 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苏轼/贬蕲州安罝/

C.宣和末/髙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 于中田无丝毫之益/ 宰相谓其所论/同苏拭奏/贬蕲州安置/

D.宣和末/髙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罝/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

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傅入仕以后,积极向上建言。他担任礼部员外郎,对尚书蔡條纵论天下大事,劝蔡迅速有所变更,否则必将失败,可惜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

B.孙傳上奏,求恢复祖宗法度,他任兵部尚书,从效用角度评价祖宗法度和熙、丰年间的法度,批评崇观年间的法度,受到时人赞许。

C.孙傅不畏金人,努力保全太子。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子,他密谋藏匿太子,杀二宦官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

D.孙傅舍身取义,死后謚为忠定。太子被迫至金营,孙傅随往,却受到守门者劝阻,他表示身为太子傅,应誓死跟从太子;后被金人召去,死于北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题目】【2017届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成遵,南阳穰县人也。幼敏悟,读书日记数千百言。家贫,勤苦不废学问。二十能文章。时郡中先辈无治进士业者,遵欲为,以不合程式为患。会杨惠初登第,来尹穰,遵乃书所作数十篇见之,惠抚卷大喜。至京师,受业于夏镇,遂入为国子生。元统改元,中进士第,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至正改元,擢太博士。寻拜监察御史。扈从至上京,上封事,言天子宜慎起居,节嗜欲,以保养圣躬,圣躬安则宗社安矣。言甚迫切,帝改容称善。又言台察四事,帝皆喜纳之。是岁,言事并举劾凡七十余事,皆指讦时弊,执政者恶之。三年,自刑部员外郎出为陕西行省员外郎。五年,丁母忧。十年,中书右司郎中。时刑部狱按久而不决者积数百,遵与其僚分阅之,共议其轻重,各当其罪。未几,无遗事。时有令输粟补官,有匿其奸罪而入粟得七品杂流者,为怨家所告。有司议输粟例无有过不与之文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省臣从之。十四年,调武昌路总管。会省臣出师,遵摄省事,于是省中府中,惟遵一人。乃远斥候,塞城门,籍民为兵,得五千余人,设万夫长四,配守四门,所以为防御之备甚至,号令严肃,赏罚明当。贼船往来江中,终不敢近岸,城赖以安。十七年,升中书左丞。是时,太平在相位,以事忤皇太子,皇太子深衔之,以为遵及参知政事赵中,皆太平党也。十九年,用事者承望风旨,嗾邓子初等诬遵与参政赵中等六人皆受赃,皇太子命御史台等官杂问之,锻炼使成狱,遵等竟皆杖死,中外冤之。二十四年,御史台臣辩明遵等皆诬枉,诏复给还其所授宣敕。

(节选自《元史·成遵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有司议输粟/例无有过不与之文/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

B.有司议输粟/例无有过不与之文/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

C.有司议输粟例/无有过不与之文/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

D.有司议输粟例/无有过不与之文/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子指国子监,文中指当时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入国子监学习的学生称国子生。

B.迁在古代指官职的升迁,文中涉及官职升迁的词还有授、擢、升等。

C.丁忧也称丁艰,在古代指遭逢父亲母亲的丧事,丁母忧是指遭逢母亲的丧事。

D.博士是我国古代的官职名,太常博士是太常寺的属官,与现代的学位博士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成遵聪颖好学,终能脱颖而出。他自幼聪敏颖悟,勤学不辍,苦于当地先辈中没有研究科举的人,后因受县尹杨惠赏识得以赴京师深造,考中进士。

B.成遵勤于进谏,深受皇上器重。他担任监察御史时,上奏皇上要为国家安定而保重圣体,皇上深受感动;上奏关于御史台的四件事,皇上都赞赏接受了。

C.成遵守城有方,颇具组织才能。他在调任武昌路总管时,曾负责武昌城的防务,因其防御周到,号令严明,江上贼寇始终未敢靠岸。

D.成遵含冤而死,后被昭雪平反。他在任中书左丞时,被皇太子误认为是太平丞相的党羽,后遭人诬告、受审讯,最终被杖责而死,几年后才被昭雪。

【4】把原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刑部狱按久而不决者积数百,遵与其僚分阅之,共议其轻重,各当其罪。

(2)会省臣出师,遵摄省事,于是省中府中,惟遵一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