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中国某地居民就地取材,用竹木扎制屋架,茅草覆顶,建造的传统民居远看像船底,因而被称为船形屋。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该村落最可能位于

A. 东北平原 B. 黄海沿岸

C. 青藏高原 D. 海南岛山区

2该传统民居能够反映当地的环境特点是

A. 高寒缺氧 B. 潮湿、多虫鼠

C. 多火山、地震 D. 干旱缺水

【答案】

1D

2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因素。

1与四川盆地相比,武都纬度较高,地势较高气候相比四川盆地较为温凉,光照较强。而花椒喜光,耐寒,耐旱,武都更适合花椒的生长。A选项正确。

2武都花椒生产成本主要由生产资料的投入和劳动力的投入。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包括:交通费用上升;化肥、农药等价格上升;土地租金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D选项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陕西关中平原,指的是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因此又称渭河平原。它南倚秦岭,北界北山,西起宝鸡峡,东至潼关,东西长约360公里。自古以来,这里风调雨顺,土地肥沃,农业发达,为秦国文明的兴起奠定了强大基础,所以号称“八百里秦川”。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材料二: 《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道:“泾渭分明“指的是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下图为渭河平原示意图。

材料三:渭河流域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年平均气温6~14℃,年平均降水量450~700毫米,年蒸发量1000~2000毫米,无霜期120~220天。多年平均径流量102亿立方米(1934~1970年),年内变化与降水相似。6~10月为汛期,多暴雨,降水强度大,其中7、8、9月大汛期间的径流占全年的60%~70%。年平均流量323立方米每秒,而实测最大洪峰流量7660立方米每秒(1954年),调查最大洪峰流量10800立方米每秒(1898年)。

材料四 汉江全长1532公里,发源于秦岭南麓,在武汉市注入长江。历史上,汉江素有“千里黄金水道”之称,但近几十年来,汉江航运价值却不断降低。为更好地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大坝坝顶高程已由原来的162米加高至176.6米。下图为汉江上游流域示意图。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渭河水浑”的人为原因。

(2)从地形、地质、水文特征等方面简要分析渭河干流图示河段不宜建设水电站原因

(3)读材料一、二、三,概括渭河平原的农业特点并分析渭河平原自古农业发达的自然原因。

(4)根据材料四,分析秦岭对汉江北部支流的水文特征的影响。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北京第二热电厂(简称“二热”)将分散的燃煤小锅炉供热变为集中供热。从1980年建成到2009年最后一台燃油机组正式关停,“二热”担负着中南海等重要部门及北京市老城区50多万户居民的采暖供热任务。下图为“北京第二热电厂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2011年,涵盖京津冀地区的首都经济圈建设被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随着天津港港口的建设和滨海新区的发展,天津滨海新区逐步成为国际性集散枢纽港、世界级重化工业基地以及国家重化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区等。下图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材料三 河北省的水库主要分布在其北部和西部地区.河北与京津面临着同样的缺水困局,却要提供北京81%、天津93%的水。,多年来,河北为保证京津水资源供应做出了巨大牺牲。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通水,将推动京津冀在水资源利用及保护方面等方面协同发展。

(1)阅读材料一,简要分析“二热”建厂的优势区位条件。

(2)读材料二,列举图中两条信息,分别对应说明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成为化工基地的有利条件。

(3)简要分析京津冀地区缺水的自然原因。

(4)阅读材料三,简析河北省水库主要分布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对京津地区的生态环境效益。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