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3.关于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所有地震都与火山活动有关 | |
B. | 岩石发生断裂引起地震的地方叫地震 | |
C. | 级以上的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 | |
D. | 震级每增加1级,能量约增加30倍 |
分析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震对某一地区的影响和破坏和程度称烈度.一般而言,震级越大,烈度也越大,同一次地震,距离震中远近不同而烈度也不同.
解答 解:A项地震有不同的类型,有构造地震、火山地震、诱发地震之分;B项岩石发生断裂引起地震的地方叫震中;C项5级及以上造成破坏性的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
故选:D.
点评 本题组主要考查学生对地震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试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对课本基本知识的把握,属于基础题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5.2011年4月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南部的印度洋海域发生7.1级地震,一周后的4月11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北部附近海域发生里氏8.6级地震,随后再次发生8.2级强震.印度尼西亚多地震的原因是( )
A. | 多山地,地形崎岖 | B. | 临海,受海洋的影响大 | ||
C. | 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 | D. | 多暴雨,易诱发地震 |
6.此图示时间的半年后,关于图中河流与潜水面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 恒河河沿岸的潜水面为b状态 | B. | 黄河中下游沿岸的潜水面为b状态 | ||
C. | 密西西比河沿岸的潜水面为a状态 | D. | 开普敦地区的潜水面为b状态 |
18.下列关于地理基本原理描述最可信的是( )
A. | 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白昼就越长 | |
B. | 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受副高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形成伏旱天气 | |
C. | 智利地处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多地震 | |
D. | 全球气温变化与CO2排放量关系密切,是因为CO2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 |
12.下列地理现象,与图示日期相符的是( )
A. |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向北移动 | B. | 70°N纬线圈上出现极夜现象 | ||
C. | 北京昼长夜短,此后昼渐短、夜渐长 | D. | 杭州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
7.甲板块为( )
A. | 美洲板块 | B. | 太平洋板块 | C. | 印度洋板块 | D. | 非洲板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