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4.如图为大气环流状况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表示北半球冬季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理由是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
(2)一般来说A地比B地降水量丰富,原因是A处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因气温渐低,有利于水汽的凝结、降水的发生;而B处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气温升高,不利水汽凝结,难以形成降水;
(3)C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C气流暖而轻,遇到来自高纬地区冷而重的D气流后向上爬升;
(4)此时,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割成断块状.
分析 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由于地球的自转,假设地表性质均一,太阳直射赤道,则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从北半球来看,赤道地区上升的暖空气,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由赤道上空向北流向北极上空(南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由南风逐渐右偏成西南风,到30°N附近上空时偏转成了西风,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不能再继续北流,而是变成自西向东运动.由于赤道上空的空气源源不断地流过来,在30°N附近上空堆积,产生下沉气流,致使近地面气压升高,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近地面,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大气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向南北流出.向南的一支流向赤道低压,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由北风逐渐右偏成东北风,称为东北信风,东北信风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在赤道附近辐合上升,在赤道与副热带地区之间便形成了低纬环流圈.在近地面,从副热带高气压向北流的一支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逐渐右偏成西南风即盛行西风.从极地高气压带向南流的气流(北风),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逐渐向右偏形成东北风,即极地东风.较暖的盛行西风与寒冷的极地东风在60°N附近相遇,形成锋面(极锋).暖而轻的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形成了副极地上升气流.上升气流到高空,又分别流向南北,向南的一支气流在副热带地区下沉,于是在副热带地区与副极地地区之间构成中纬度环流圈;向北的一支气流在北极地区下沉,于是在副极地地区与极地之间构成了高纬度环流圈.由于副极地上升气流到高空便向南北流出,致使近地面的气压降低,形成了副极地低气压带.同理,在南半球同样存在着低纬、中纬、高纬三个环流圈.因此,在近地面,全球共形成了7个气压带,6个风带.
全球近地面共有七个气压带,即赤道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在气压带之间形成六个风带,即南、北半球的低纬信风带,南、北半球的中纬盛行西风带,南、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
这些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夏季,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其中亚洲低压最为突出,从而使副热带高气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冬季,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尤以亚洲高压最为强盛,控制范围最广,这就使副极地低气压带也仅保留在海洋上.
解答 解:(1)读图,图中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为北半球冬季的大气环流状况.
(2)读图,A为盛行西风带,B为东北信风带,般来说A地比B地降水量丰富,原因是A处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因气温渐低,有利于水汽的凝结、降水的发生;而B处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气温升高,不利水汽凝结,难以形成降水.
(3)C气流为南半球盛行西风带,来自副热带高气压带,C气流暖而轻,遇到来自高纬地区冷而重的D气流后向上爬升.
(4)北半球冬季,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割成断块状.
故答案为:(1)冬;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
(2)丰富;A处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因气温渐低,有利于水汽的凝结、降水的发生;而B处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气温升高,不利水汽凝结,难以形成降水.
(3)副热带高气压带;C气流暖而轻,遇到来自高纬地区冷而重的D气流后向上爬升.
(4)副极地低.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全球性大气环流,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其形成过程及对气候的影响.
A. | 武夷山 | B. | 太行山 | C. | 南岭 | D. | 秦岭 |
A. | 平均居住成本上升 | B. | 平均出勤距离增加 | ||
C. | 平均经济收入增加 | D. | 平均通信费用增加 |
A. | 全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 |
B. | 夏季受东北信风的影响,炎热干燥 | |
C. | 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炎热干燥 | |
D. | 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温和多雨 |
A. | 成都 | B. | 昆明 | C. | 武汉 | D. | 杭州 |
A. | 沉积作用、褶皱断层、断裂上升、岩浆活动 | |
B. | 板块挤压、岩浆侵入、断裂上升、沉积作用 | |
C. | 褶皱断层、沉积作用、固结成岩、风化侵蚀 | |
D. | 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岩浆活动、断裂上升 |
A.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B. |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 ||
C. | 热带雨林 | D. | 热带草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