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分析下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材料一:见表1。
材料二:见表2。
表1:我国中长期粮食消费预测
| 2001年 | 2020年 | 2030年 |
人口(亿) | 14.42 | 15.47 | 16.00 |
粮食总消费量(亿千克) | 6056 | 6838 | 7360 |
人均粮食需求量(千克) | 420 | 442 | 460 |
表2:1999~2003年我国耕地变化情况分析
年份 | 开发复垦增加耕地(万k) | 耕地合计减少量(万k) | 各种因素造成的耕地减少比例() | |||
生态退耕 | 农业结构调整 | 建设用地 | 自然灾害毁损 | |||
1999 | 40.5 | 84.2 | 46.9 | 12.7 | 24.4 | 16.0 |
2000 | 29.1 | 125.4 | 60.9 | 21.2 | 13.0 | 4.9 |
2001 | 20.2 | 83.0 | 71.2 | 5.4 | 19.7 | 3.7 |
2002 | 26.0 | 202.7 | 70.3 | 17.2 | 9.7 | 2.8 |
2003 | 31.4 | 284.4 | 78.6 | 11.6 | 8.0 | 1.8 |
(1)说明我国粮食中长期消费的趋势及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
(2)1999~2003年间我国耕地数量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因自然灾害毁损造成耕地减少的比例相对________(增加、减少)。
(3)试从我国的气候、地形和水资源特点三方面分析我国粮食生产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4)面对国际粮价上涨,请对我国应如何提高粮食产量提出建议?
(1)粮食总消费量和人均粮食需求量都呈上升趋势。人口增加,粮食总消费量上升;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提高,食物结构改善,人均粮食需求量上升。
(2)生态退耕 减少
(3)有利:我国夏季普遍高温,且雨热同期,有利于粮食作物生长;东部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集,水源充足。
不利: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太大,旱涝等自然灾害频繁;山地多,平原和耕地比重小;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
(4)发展农业技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保护耕地,防止毁损耕地和污染耕地,扩大耕地面积;兴修水利,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我国四川盆地是有名的雾区,重庆冬季无云的夜晚或早晨,几乎80%是雾日,有时终日不散,有“雾都”之称。分析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材料一 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现象。雾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或清晨。
材料二 见下表。
表 辐射雾与平流雾的比较
| 概念与特征 | 形成条件 |
辐射雾 | 是由地面辐射冷却,使近地面大气降温而形成的雾。多出现在冬半年晴朗、微风的夜间和清晨 | ①近地面空气中水汽充沛; ②地面辐射使近地面气温降低,利于水汽凝结; ③风力弱,近地面大气稳定,水汽积存下来; ④有充足的凝结核 |
平流雾 | 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渐冷却而形成的雾。海洋上四季皆可出现 | ①下垫面与暖湿空气的温差较大; ②暖湿空气的湿度大; ③适宜的风向(由暖向冷)和风速(2~7 m/s); ④大气稳定 |
(1)辐射雾和平流雾中,具有明显季节性特征的是________雾。
(2)海洋上暖湿的空气流到冷的洋面上,一般形成________雾。
(3)气象谚语“十雾九晴”中的“雾”一般指______雾。
(4)重庆的雾大多属于辐射雾还是平流雾?分析形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