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近代以来,洞庭湖湿地水域不断缩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洞庭湖湿地水域不断缩小,导致其功能不断发生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调节气候功能增强 B. 航运能力增强
C. 生物多样性减少 D. 调蓄洪水能力增强
【2】下列地理事物,不属于湿地的是( )
A. 纳木错 B. 滩涂 C. 水稻田 D. 台湾海峡
【答案】
【1】 C
【2】 D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湿地的生态效益和破坏的后果。它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一旦破坏这些功能都会降低甚至消失,故C正确。因为水位的降低,航运能力减弱。
【2】本题主要考查湿地的定义。咸水淡水沼泽地、湿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泥炭地、湖海滩涂、河边洼地或漫滩、湿草原等都属于湿地,海洋不属于湿地,故答案选D。
【题目】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历了五次大的产业转移。据下表完成下列各题。
产业转移 | 时间 | 输出国 | 被输入国 | 转移产业 |
第一次 | 19 世纪 40 年代 | 英国 | 美国 | 纺织工业 |
第三次 |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 | 日本 | 香港、台湾、新加坡和韩国 | 劳动密集型产业 随着产业转移的升级,又逐步扩展到了汽车、电子等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
第五次 | 近些年 | 中国 | 一是东南亚相关国家,二是美国、日本、欧洲 等发达经济体 | 输出的双路线:低端的产业向东南亚相关国家转移,高端的产业向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经济体回流。 |
【1】第一次产业转移与第三次产业转移中,输出国共同原因是( )
A. 本国市场狭小 B. 工业导致环境污染严重
C. 本国劳动力不足 D. 经济全球化趋势
【2】第五次产业转移,中国产业向美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回流的原因( )
A. 市场的扩大 B. 科技的发展 C. 环境承载力的增大 D. 劳动力增加
【3】第五次产业转移会使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经济体( )
A. 老龄化趋势减缓 B. 工业产值增加
C. 城市化水平提高 D. 工业化进程加快
【题目】 甲、乙、丙三流域位于我国同一省区内。甲流域面积1604km2,流域内各地多年平均降水量600~800mm;乙流域面积502km2,流域内各地多年平均降水量700~750mm;丙流域面积777km2,流域内各地多年平均降水量509.8mm。下表为三流域植被分布情况。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植物类型 | 常绿针叶林 | 落叶阔叶林 | 混合林 | 森林地 | 林地草原 | 灌木林 | 草原 | 作物地 | 合计 |
甲流域 | 0.163 | 0.096 | 0.026 | 0.219 | 0.119 | 0.002 | 0.175 | 0.200 | 1 |
乙流域 | 0.017 | 0.001 | 0.006 | 0.295 | 0.390 | — | 0.137 | 0.154 | 1 |
丙流域 | — | — | — | — | 0.004 | 0.473 | 0.523 | — | 1 |
【1】造成三个流域植被发育程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B. 地形地势C. 流域面积D. 多年平均降水量
【2】甲流域较乙、丙流域植被发育好,则甲流域
A. 年日照时数较长B. 年平均气温较低
C. 洪水历时较长D. 降水强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