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如图为1969年~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2)当地菜农在寒潮到来之前,常采用浇水的方法来防御寒潮对蔬菜的冻害,其中的道理是什么?
考点:自然灾害类型、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灾害防治
专题:
分析:本题考查影响我国的寒潮灾害及防灾措施.
寒潮常有西北、北、西三条路径入侵我国.①从西北来的寒潮,经西伯利亚西部,进入我国新疆北部经东南方向进人华北平原,直达长江中下游地区;有时穿过南岭影响南部沿海,又称中路,较为多见.②从北方来的寒潮,由亚洲北部的北冰洋经苏联远东部分和蒙古国径直南下,称为东路.③从西方来的寒潮,由欧洲北部的北冰洋上启程,穿越整个欧洲大陆,南下到地中海附近,然后拐弯向东走,从我国西部进来,又称为西路.寒潮在行进的过程中,深受地形地势的影响,或为山地所阻挡,或为谷地所加强.寒潮带来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低温冻害,减轻寒潮危害要从防御低温冻害入手.
解答: 解:(1)从图中可知,图中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线数值大致由西北向东南递减,这是因为寒潮来源于山西的西北部地区,因此纬度较高的西北部受其影响较大;长治附近寒潮发生总次数较东西两侧多,因为长治处于西部高原和东部山脉之间的盆地,寒潮带来的冷空气容易在盆地集聚,因此发生次数较多.
(2)浇水的方法会增加土壤的含水量,从而增大热容量,减少因寒潮带来的大幅度降温,防治农作物遭受冻害;同时蒸发在空气的水汽会增加空气湿度,提高大气逆辐射,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
故答案为:
(1)从西北向东南递减;盆地多于东西两侧的山地和高原(最高值出现在盆地北部地区,最低值出现在太行山以东地区). 纬度位置;地形.
(2)水的热容量大,可减少地表温度的下降速度和变化幅度,减轻冻害.
(若答出增加空气湿度,增强大气逆辐射、水汽凝结释放热量等也可酌情给分)
点评:(1)寒潮是冬季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群众习惯把寒潮称为寒流.所谓寒潮,就是北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南侵袭我国,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和偏北大风的天气过   程.我国的寒潮一般发生在秋末到第二年初春,在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的控制下形成,该天气系统的水平气流为中心向四周顺时针向旋转辐散.
(2)我国气象部门规定:冷空气侵入造成的降温,一天内达到10℃以上,而且最低气温在 5℃以下,则称此冷空气爆发过程为一次寒潮过程.寒潮到来时,除了   影响人类健康和种植业生产外,还可能产生的影响有河港封冻、交通中断、牲畜冻伤.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