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尘暴是河西走廊东部一种危害极大的灾害性天气,受地一气温差(地温与气温之差)、平均风速、相对湿度等因素的影响,该地沙尘暴出现频次表现出明显的日变化和年变化特征。左图示意河西走廊东部某区域,右图示意民勤研究站点地面气象要素的逐时变化。
(1)与其他研究站点相比,说明民勤年平均沙尘暴日数最多的原因。
(2)在右图中画出地一气温差为正值的时段(在时刻轴上用笔把相应时段画粗)。要求:通过适当的作图痕迹展现你确定时刻的思维过程。
(3)指出右图中最易发生沙尘暴的时刻,并从地一气温差角度分析原因。
【答案】(1)等高线稀疏,地形较平坦,且距冬季风源地较近,风速大;北部是面积广大的沙漠,冬季(主导、盛行)风的上风向沙源丰富。
(2)思维过程:1条横线,1条过左纵(Y)轴(地一气温差为)0值平行于横(X)轴的线;2条竖线,上述横线与地一气温差曲线2个交点向下作纵(Y)轴的平行线,与横(X)轴有2个交点;1条粗线,把横(X)轴上这2个交点之间对应地一气温差为正值的时刻部分画粗。
(3)北京时间13﹔00,地温高于气温且地-气温差最大,地面把热量传给近地面大气(地面加热近地面大气),近地面大气受热上升(产生上升气流),近地面沙尘易上扬。
【解析】
本题以沙尘暴为案例分析其形成机制,学生可结合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1)据图可知与其他研究站点相比民勤位置最偏北,因此受冬季风的影响最强烈,且由等高线可看出民勤地区等高线相对较稀疏,说明该地地势平坦,地表粗糙度较小,有利于风速的扩大,民情北部为巴丹吉林沙漠,在其冬季风的上风向有丰富的沙源,利于形成沙尘暴。
(2)左侧纵坐标为地-气温差及风速,右侧纵坐标为相对湿度,横坐标为时间。地-气温差为正值的区域,即为地-气温差曲线高于左侧坐标零所在位置。
(3)沙尘暴受地-气温差、平均风速与相对湿度等因素影响,可推测沙尘暴在地气温差值较大、风速较大、相对湿度较小的情况下最易起沙,形成沙尘。通过右侧曲线可寻找至北京时间约13:00附近,此时地温高于气温且地-气温差达到最大,易产生上升气流,相对湿度达到最小且风速最大,最易形成沙尘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