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如图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

(1)分析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

(2)说明“小老头树”现象对于生态建设的启示。

【答案】(1)降水量少(低于400毫米),地下水位低,树木生长所需水分不足。地表1米以下存在干土层,影响树木根系发育和下扎。风大,易动摇树木根系。

(2)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应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在生态脆弱地区,应减少人工干预。

【解析】

1)注意设问中是分析环境条件,定语是出现"小老头树"的区域,而任何一种地理现象的岀现,都离不开当地的地理环境。所以在分析时,要找到小老头树的存在或生长背景,并与小老头树的特征关联起来。因为植被和土地壤是反映区棫自然特征的两面镜子,这些即材料中“被称为…….前面的文字,分析时提取关键字:“降水是小于400毫米”、“地表1米以下有干土层”,根据图中经纬度可以树所在的区域应为黄土高原西部,风较大。“小老头树的状态为:树木生长不良、枝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等。降水少,水分不足,不利于植被生长——生长不良;有干土层,不利于植被扎根,扎根不深——根基不稳;风大,易摇动树,树木不能正常生长——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最终致使树枝叶稀疏,长不大。

2)“小老头树”是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树木”后出现的,而在大于400毫米以上区域则长势良好,因为这里栽种树木后出现的各种现象是由于当地满足不了植被生长所需的水分而导致的,最终可能会引起已经恢复的自然生态有所倒退。还有注意是“人工连片种植"代表大规模的人工种植,所以我们对一个区域生态环境修复或治理时应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对于一些生态较脆弱的区域应该进小区域治理,尽可能走自然恢复之路,尽可能少的人工活动进行干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