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读“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时刻,地球处于____(节气),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
(2)该日,①地自转线速度____(大、小)于②地,②地的昼长是_____,③地位于_____半球(东、西),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地区是______。
(3)一年中,①②③④四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最小的是_____;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排序是_______(由小到大)。
(4)此时,北京时间是当日_______,与北京在同一天的经度范围占全球的比例是__________。
【答案】冬至 (23°26′S,150°E) 大 10小时40分 东 北半球各纬度 ④ ④<①<②<③ 10:00 7/12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太阳光照图的判读、昼夜长短的变化与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地方时的计算、全球日期的划分等相关知识。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对于该部分内容,一方面需要加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另一方面,应加强对太阳光照图判读相关习题的训练,总结一定的思维技巧与解题方法。
(1)图中地球自转呈逆时针,表明中心点为北极点,读图可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说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表示节气为冬至日。图中150°经线处于昼半球的正中央,且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东经度数增大,西经度数减小,所以150°经线为150°E,故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3°26′S,150°E)。
(2)纬度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大,所以①地自转线速度大于②地;同一纬度昼长相等,图中晨线与30°N交点的地方时为06:40,即表明该地日出时间为06:40,根据昼长=(12-日出时间)×2,所以30°N的昼长为10小时40分钟,所以②地的昼长为10小时40分钟;③地经度为150°E,位于东半球;该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均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3)四地中,④地纬度最低,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最小(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与纬度的关系见点睛);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所以四地的昼夜长短变化幅度由小到大的排序为④①②③。
(4)150°E地方时为12:00,故北京时间为10:00,由此可计算180°经线的时间为14:00,地球上“新的一天”范围为零点所在经线以东至180°经线,其余地区为“旧的一天”,所以180°经线的地方时是几点钟,“新的一天”就占全球的二十四分之几,所以与北京在同一天的经度范围占全球的比例是14/24,即是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