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读下面两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莱茵河的主要水文特征。

(2)A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与甲图对比,该地在气候和地形上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各有哪些?

(3)鲁尔工业区和以武汉为中心的工业区均拥有发达的钢铁工业,试归纳两地钢铁工业

形成和发展的共同区位优势。20世纪60年代以来,鲁尔区钢铁工业布局不断调整,说明调整的措施和原因。

(4)简述武汉市在社会经济方面的区位优势。

(5)结合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  B省是我国的人口和粮食生产大省。该省现有水土流失面积达2. 64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19%,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这些地区由于人多地少,毁林开荒和陡坡种植现象普遍。据不完全统计,该省现有坡耕地8l 4万亩,其中在25°以上的有178万亩。  

B省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人多地少、生活贫困。从生态建设角度看,该地区应采取哪些措施遏制水土流失的加剧?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角度看,该地区应如何因地制宜,提高经济效益,带动当地脱贫致富?

(1)河流水量丰富;季节变化小(流量稳定);没有结冰期;含沙量小;河流主要流经平原地区,落差小,水流平稳。

(2)水稻种植业

    有利条件:光、热、水资源丰富,且配合较好(雨热同期)。

不利条件:多早涝灾害(伏旱或洪涝);多山地丘陵,平原较少。

(3)接近消费市场、内河航运便利、水源充足、区内矿产丰富(鲁尔区煤炭资源丰富,武汉附近有铁矿)。

措施: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到西部;与荷兰联营,将炼铁的高炉建在荷兰海边。

原因:就近从鹿特丹港进口铁矿石,减少运费,降低生产成本。

(4)附近有铁矿、棉花资源;长江和汉江汇合处,京广铁路穿过,交通便利;科技发达,

新兴高科技产业(光谷);劳动力丰富,素质高;湖北省省会城市;旅游业日趋发达.

(5)从生态建设看:调整产业结构,压缩耕地面积,大力发展林果业;退耕还林,特别是25°以上的坡耕地;建设水利工程蓄水。

从可持续发展看: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林牧渔等多种经营;山区应按照农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发展立体农业。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读下面两区域图,回答下面试题。

图3

读下面两区域图,回答27—28题。

1.图中M、N两河特征正确的是

A、M河上游多峡谷,落差大               B、M河水位季节变化小

C、N河水位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       D、N河水量丰富

2.对两图所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的居民主要是白色人种

B、两地均是世界天然橡胶、亚麻、葡萄等作物的最重要产区

C 甲地水热充沛,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水稻种植业

D、乙地草原广阔,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大牧场放牧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