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图为岩石表面因覆盖藻类而呈现出红色的“红石”景观。红石景观一般分布在海拔2000-4000m之间的谷地里。研究发现,此类红石的藻类喜低温潮湿的环境,依附生长于“新鲜”的石头表面。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形成图示红石景观的“新鲜”石头可能来源于
A.火…喷发形成的固结物
B.冰川融水形成的泥石流堆积物
C.岩石风化形成的残留物
D.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
2.我国下列地区中最可能出现该类景观的是
A.粤东 B.苏南 C.川西 D.陕北
湖泊换水周期的长短可以用公式:T=W/(Q×86400)计算。T为换水周期,以天计;W为湖泊贮水量,以立方米计;Q为年平均入湖流量,以立方米计。平均深度=贮水量/面积。下表所列我国部分湖泊的有关数据,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湖名 | 面积(平方千米) | 贮水量W(亿立方米) | 入湖流量Q(立方米/秒) |
洞庭湖 | 2820 | 173 | 10353 |
太湖 | 2420 | 44 | 195 |
滇池(昆明) | 297 | 12 | 29 |
青海湖 | 4853 | 742 | 39 |
1.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 )
A.湖泊面积越大,换水周期越长 B.贮水量越小,换水周期越短
C.太湖水循环最活跃 D.洞庭湖水体更新最快
2.对青海湖和洞庭湖的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A.青海湖面积大的主要原因是该湖贮水量大
B.青海湖换水周期短的主要原因是该湖入湖水量小
C.洞庭湖平均深度小的主要原因是该湖泥沙淤积严重
D.洞庭湖入湖水量大的主要原因是该湖流域降水量小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阳盆地地形图。
材料二 南阳盆地气候材料:
年平均气温 | 七月平均气温 | 一月平均气温 | 年降水量 | 年无霜期 |
14.4~15.7℃ | 26.9~28.0℃ | 0.5~2.4℃ | 703.6~1173.4mm | 220~245天 |
材料三: A——B点附近河段河床宽窄不稳定,沙洲罗列(如图)。本段共有大小沙洲143处,平均每1.7千米就有沙洲一处,这些沙洲经常在变化。
材料四:西峡位于盆地西北部,优良的地理气候和生态环境使西峡成为猕猴桃最佳适生区之一。当地果农分散种植,在种植过程中采用种种措施使其短期内能成熟,但“大而不甜”的猕猴桃却在国际市场不受欢迎。
(1)分析该盆地农业少受气象灾害影响的原因。
(2)分析A—B河段的河床宽窄和沙洲经常变化的形成原因。
(3)西峡的猕猴桃产业存在很多问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试提出该地猕猴桃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