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图是我国新疆阿尔泰山友谊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形成友谊峰垂直植被分异和南北坡植被分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 气温 降水 B. 降水 气温
C. 气温 气温 D. 降水 降水
【2】图中 2000 米高度南北坡植被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 气温 B. 水分
C. 海拔 D. 坡度
【答案】
【1】 C
【2】 B
【解析】
试题考查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从图中看友谊峰南坡自然带垂直变化为寒温带草甸—寒冷草甸—寒冷苔藓地衣,分异的主要因素是热量;南坡是阳坡、北坡是阴坡,南、北坡分异的主要因素是气温,C正确。
【2】图中2000米高度处南坡植被是亚高山寒冷草甸,北坡是亚高山寒温带针叶林,森林和草甸差异的主导因此是水分,B正确。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黄河百害,唯富一套”,所谓一套是指内蒙古河套平原。河套一带为断陷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但降水量稀少。早在秦汉时期河套平原(西套)就有人开渠引水,发展种植业。汉武帝时,人们引黄灌溉,当地农 业发展迅速,经济繁荣。在元、明、清时,河套以畜牧为主。 清朝后期陕西、山西的一部分人迁到塞外(走西口),河套地 区开始成为西北最重要的农业区,素有“塞外江南”、“塞上粮仓”之称。1975 年内蒙古完成 180 公里长的总排干渠(俗称二 黄河),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从而形成了黄河沿岸一个 较为完备的排灌区,成为我国西北重要的商品粮食基地。
(1)据图推测河套平原的形成过程。
(2)根据材料概括河套平原在不同历史阶段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方式,以及农业发展类型与水平,并填入下表。
历史阶段 | 开发利用方式 | 农业发展类型与水平 |
秦汉 | ||
元明清 | ||
清朝后期 | ||
建国后 |
(3)土地资源开发类型会对土地问题产生不同的影响。元明时代,河套平原生态环境较好,但是近代以来,土 地沙化现象较为突出。请分析其变化产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