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图为太原五中地理活动小组经过观测统计绘制出某日地球光照示意图。
(1) 写出A点的地方时、日期或节气。
(2) 写出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3) 计算图示日期太原(38°N ,112°E)的正午太阳高度,描述从这一天到秋分日太阳直射点的运动方向。
(4) 简述图示日期至秋分日,太原市的昼夜长短状况及变化规律。
(5) 完成下列知识结构。
【答案】(1) 9时;6月22日左右(或夏至日)
(2) 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正午太阳高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3) 75.5°;由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到赤道。
(4) 昼长大于夜长;昼变短、夜变长。
(5)
【解析】(1) 读图,自转方向是逆时针方向,图示为北极。晨线与赤道交点时刻是6点,结合图示等份,可以判断A点的地方时是9时;北极圈有极昼现象,日期是6月22日左右,节气是夏至日。
(2) 该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正午太阳高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3) 太原的纬度是38°N ,太阳直射点纬度是23.5°N,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可以计算太原这一天的正午太阳高度是75.5°;从这一天到秋分日太阳直射点的运动方向是由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到赤道。
(4)这一天北半球各纬度是昼长最大值,图示日期至秋分日,太原市的昼夜长短状况是昼长大于夜长;变化特点是昼变短、夜变长。
(5) 由地球自转轨道面叫赤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面叫黄道平面。两个平面的夹角叫黄赤交角。黄赤交角的存在,产生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进而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地球上出现四季更替,五带划分。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