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 广西乐业县白洞天坑坑口长和宽分别达220米和160米,最深达312米。冒气洞与白洞天坑相距不到500米,是天坑形成的早期形态,冒气洞口直径仅7~8米。冒气洞与白洞天坑地下相互连通,白洞天坑内的空气与外界连通,温度变化大,冒气洞气温常年保持在18℃左右,因洞口时常冒出较浓“白烟”而得名。图为白洞天坑与冒气洞的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冒气洞冒“白烟”最显著时段是
A.夏季正午后B.冬季日出时
C.夏季日出时D.冬季正午后
【2】形成天坑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地壳抬升,岩石坍塌B.地壳陷落,流水溶蚀
C.地壳抬升,流水溶蚀D.地壳陷落,流水堆积
【3】如果地下河消失,冒气洞的变化可能是
A.洞内冬季气温升高B.“白烟”变淡或消失
C.不会再“冒气”D.不再扩大成为天坑
【答案】
【1】B
【2】C
【3】B
【解析】
【1】冒气洞的“白烟”本质是洞内相对暖湿的水蒸气上升冷凝而成。冬季日出时,地表气温最低,白洞天坑中冷空气下沉,通过地下溶洞通道压迫冒气洞的空气,使得冒气洞内温度恒定为18℃的暖湿空气上升,暖湿空气沿冒气洞口上升,出洞口后遇冷成雾珠,形成“白烟”,B符合题意。夏季正午后,洞外温度高于洞内温度,冒气洞口不会出现冷凝现象,排除A。夏季日出时、冬季正午后,洞内温度与洞外温度差异不大,冒气洞口形成的“白烟”不显著,排除C、D。故选B。
【2】图中的地下河、溶洞、峰林、天坑为典型喀斯特地貌的景观,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岩层随地壳抬升至高处,流水溶蚀而形成,流水溶蚀作用在地下形成溶洞,溶洞扩大,上覆岩层自然坍塌形成天坑,C符合题意。岩石坍塌是在溶蚀形成溶洞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岩石坍塌不是天坑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排除A。天坑形成与地壳陷落、流水堆积作用无关,排除B、D。故选C。
【3】地下河流消失后,洞内缺少了水体对温度和湿度的调节作用,所以夏季气温可能升高一些,冬季洞内的气温可能降低一些,排除A。地下河流消失,洞水空气水汽含量会减少,由于洞内气温和洞外气温差异减小,冒气洞上升气流减弱和水汽减少,洞口“白烟”变淡或消失,B符合题意。由于洞内和洞外的温差仍然存在,洞内与外界空气交换还会存在,因此“冒气”现象可能还会存在,排除C。地下暗河消失,但当地仍然有较丰富的降水,雨水溶蚀作用仍然存在,因此冒气洞还可能扩大而成为天坑,排除D。故选B。
塌陷型天坑的形成应具备以下必要条件:有连续沉积、厚度巨大的碳酸盐岩层,并有较广泛的连续出露与分布;岩层的水平至平缓产状,尤以宽平的背斜轴部最为有利;位置相对很低的排水基准面和含水层的包气带厚度在50-200m以上;温湿多雨的热带至亚热带气候条件;含水层中存在着物质、能量输入与输出功能强大的动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