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因宏观生态体系失控而影响和威胁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问题,通常被称之为国家生态安全问题。1998年的长江洪水,直接经济损失达1600亿元。

材料一:长江流域明显的水土流失现象,始于南宋……史载“沅湘间多山,农家惟种栗,且多在岗阜,每欲布种时,则无伐其林,纵火焚之”……明清两代,人口压力不断增大,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更为加剧……雍正末至乾隆初开始,两湖地区开发转向原始林木茂密的湘鄂西山区。

材料二:乾隆末年,王昶在总结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湖北万城堤溃的原因时指出:“四川、陕西、湖北山木丛林处,今皆砍伐为种包谷,地遇雨,浮沙随水下江,故江底沙淤日积,水势年增。”清人赵仁基也认为“水溢由于沙积,沙积由于山垦……江底日见其高,而容水之地浅矣。”

(1)下列曲线中,与洞庭湖的面积变化最相符的是

[  ]

A.
B.
C.
D.

(2)1950~1958年期间,洞庭湖面积迅速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水土流失,导致泥沙淤积

B.需要增产粮食而围湖造田

C.水量减少,导致水位下降

D.湖泊沼泽化速度加快

(3)洞庭湖面积缩小,改变了该地区水资源的________分布,削弱了湖泊对长江洪水的________能力,加重了该地区及长江流域________灾害。

(4)以现代地理原理来分析材料中清人赵仁基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改善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应采取的措施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6)长江三峡工程即将竣工,它可防御长江百年一遇的大洪水,长江中下游地区还有兴修水利,加固堤防的必要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1)C

  (2)B

  (3)空间,调蓄,水旱

  (4)河流上游地区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泥沙在河湖地区淤积,河湖变浅,水位抬高

  (5)①在中上游陡坡地种草植树,缓坡地兴修梯田,使泥沙不下坡;②在草原湖区退田还湖,恢复自然水面

  (6)有必要。;虽然三峡工程能抗御百年一遇的大洪水,但它只能拦蓄长江上游的洪水。长江中下游地区南北支流庞杂,每年汛期来水量大,特别是梅雨期,若南北支流同时来水,也会形成很高的洪峰,故长江中下游地区加固堤防仍很有必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大东北“四大经济圈”比较表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京津冀地区

东北三省

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2003年经济总量(万亿元)

23798

11335

13094

12957

61184

(52.2%)

增速均值

14.8%

15.5%

12.2%

10.7%

9.1%

2002年三大产业结构比重

6:52.1:41.9

4.9:49.8:45.3

10.0:45.7:44.3

12.8:49.7:37.5

2003年三大产业结构比重

5.1:54.6:40.3

4.1:52.4:43.5

9.5:47.2:43.3

12.5:50.4:37.1

14.6:52.3:33.1

材料二  20世纪末开始,我国重工业呈加速发展,重工业增长值占工业增长值的比重由1998年的60.22%提高到2004年的67.8%。钢铁、汽车、化工等重化工业的快速成长,加快了我国工业化进程。我国能源利用率低,每创造1美元的GDP,消耗掉的能源为美国的3倍、日本的6.6倍,重工业发展属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

四大经济圈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今后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是                    

目前我国重化工业加快发展带来的主要问题有:

                                     ;②                                          

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单位GDP能源消耗量较低,主要原因是

                                     ;②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调整中,下列哪些工业的比重将最可能得到提升(    )

A.劳动密集型       B.资金密集型        C.技术密集型       D.资源密集型

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上海市举行。此次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上海世博园区位于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沿着上海城区黄浦江两岸进行布局。图14为世博园规划示意图。

材料二:国际展览局主席蓝峰在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对以城市为主题的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办,在中国这个世界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文化底蕴最深厚,同时正在经历巨大和史无前例的城市革命的国家举办,感到无比高兴。蓝峰指出,本次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选择,表明今后全球大部分人口将迁入城市。

材料三:上海世博会提出“低碳世博”的理念。伦敦零碳馆引入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二氧化碳排放的贝丁顿社区的先进科技,综合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及生物能,并配备收集、储存、净化雨水系统和室内恒温设施,并大量使用回收再利用的废旧物品进行室内装潢。

(1)黄浦江作为长江的支流,在上海世博园区的流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目前,黄浦江提供的主要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图15中A、B是“上海市全年与世博会举办期间的风向玫瑰图”,其中________(填字母)表示世博会举办期间的风频分布,其主要风频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3分)

(3)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上海市承办第41届世博会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3分)

(4)“低碳世博”的理念主要针对全球性的______________问题而提出,伦敦零碳馆的展览倡导未来城市解决此类问题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5)目前,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速度比发达国家__________。在“全球大部分人口将迁入城市”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的城市环境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