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2006年我国商务部启动了“东桑西移”工程,引导桑蚕业由浙江、江苏等传统产区向西部的广西、云南等地转移。至2018年,广西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连续13年位居全国首位。读图文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桑树喜高温多湿环境,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下表和下图)

材料二 2016年广西劳动力占总人口比例71.6%。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比分别为50.1%、17.6%、32.3%。从受教育程度来看,2016年广西初中学历以下劳动力人口占劳动力总量的72.7%,大专及以上学历仅占9.21%。

材料三桑蚕生产已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优势特色产业,其特有的亚热带蚕业技术创新体系使桑蚕业快速发展,但桑蚕生产仍停留在小作坊种植模式。现有的专业技术人员不能满足发展需求,蚕桑茧丝产业仍然为“种桑—养蚕—结茧—缫丝—织绸—制衣”传统产业链模式,生产产品单一、用途单一。

(1)广西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己连续13年位居全国首位,分析广西蚕茧产量和单产高于江浙两省的优势气候条件。

(2)从社会经济因素角度分析导致我国桑蚕业“东桑西移”至广西等西部省区的原因。

(3)分析广西桑蚕生产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4)分析广西因地制宜发展桑蚕经济可以釆取的有效措施。

【答案】(1)广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其纬度较低,年平均气温高于江浙两省,热量条件优越,年降水量充沛,气候条件更有利于桑树的生长发育。

(2)①政府对西部桑蚕业发展的政策支持。②广西特有的亚热带蚕业创新体系,从技术的角度促进了蚕业转移落地。③广西省土地资源丰富,土地价格低,有较充足的农业劳动力,有利于养蚕业的发展。④“缫丝—织绸—制衣”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广西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较低,蚕产品加工产业易于发展,也有利于东蚕西移。

(3)①劳动力素质偏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一定程度上制约蚕桑产业做优。②桑蚕养殖以小作坊形式为主,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能力较低③桑蚕业产品单一,用途单一,产品附加值难以提高,产业难以做强。

(4)①组建桑蚕生产合作社或联合体,提高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②进一步扩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的桑、蚕品种,提高桑、蚕的产量和质量。③加强桑、蚕养殖专业人才培养提高养殖从业者的技能。④开发以桑蚕为特色的生态旅游,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⑤培育桑蚕加工业,开发更多更好的蚕丝加工产品,向蚕丝产业链的高端发展。

【解析】

该题以广西种桑养蚕为材料,考查桑蚕业“东桑西移”的原因及其影响等知识点,要求学生具备较强逻辑推理能力,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

(1)气候条件包括:气温、降水、昼夜温差、热量。广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纬度低,气温高,高温期长,据表中数据分析,年平均气温高于江浙两省,受冬季风影响小,热量好,适宜桑蚕生长的时间长;据表中数据分析,年降水量充沛,高温期湿度较大,降水多,气候条件更有利于桑树的生长发育。

(2)2006年我国商务部启动了东桑西移工程,政府对西部桑蚕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广西壮族自治区特有的亚热带蚕业技术创新体系使桑蚕业快速发展,从技术的角度促进了蚕业转移落地。2016年广西劳动力占总人口比例71.6%,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比为50.1%,从受教育程度低,廉价劳动力丰富,有利于养蚕业的发展。蚕桑茧丝产业仍然为种桑养蚕结茧缫丝织绸制衣传统产业链模式,缫丝织绸制衣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广西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较低,蚕产品加工产业易于发展,也有利于东蚕西移。蚕茧品质优良,产量大,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

(3)现有的专业技术人员不能满足发展需求,因此劳动力素质偏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一定程度上制约蚕桑产业做优,缺乏创新。蚕桑茧丝产业仍然为种桑养蚕结茧缫丝织绸制衣传统产业链模式,说明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能力较低,跟不上现代市场节奏。生产产品单一、用途单一附加值难以提高,产业难以做强,经济收入低。

(4)广西因地制宜发展桑蚕经济可以釆取的有效措施可以从加强种桑养蚕的科研投入、打造品牌优势、开发新产品等方面回答。针对种桑养蚕结茧缫丝织绸制衣传统产业链模式,可以组建桑蚕生产合作社或联合体,提高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针对劳动力素质偏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加强桑、蚕养殖专业人才培养提高养殖从业者的技能;可以进一步扩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的桑、蚕品种,提高桑、蚕的产量和质量;开发旅游、文化市场,实现多元化经营,开发以桑蚕为特色的生态旅游,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加大桑蚕相关产业的产业化应用的研发;开发新产品;延长产业链,开发更多更好的蚕丝加工产品,向蚕丝产业链的高端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