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读20世纪下半叶东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主要对象国(地区)的变化图和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原因是什么?

(2)20世纪80年代国外劳动密集型产业不直接向我国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原因是什么?

(3)简述珠江三角洲地区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入地区变为转出地区的原因。

(4)读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示意图,简述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的方向。

【答案】(1)工业化之初,缺乏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但是劳动力价格较低。

(2)80年代中西部经济水平低,内部交易成本高,基础设施不完善,没有优惠政策。

(3)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交通拥挤、污染严重、自然资源不足、劳动力工资水平提高等问题,使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逐渐下降。

(4)①利用已有的经济基础和产业发展经验,加快技术革新,大力开发自主品牌;②完善现有的流通渠道,大力发展物流、会展等服务业,开拓国内外市场。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珠三角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转移的原因以及产业升级的方向等相关知识。难度一般,需要加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120世纪80年代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化之初,资金不足,缺乏技术和管理经验,但劳动力充足且廉价,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2)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80年代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转移至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在90年代后期才转移至我国中西部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更低,其内部交易成本较高,基础设施不完善,且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中西部地区缺乏优惠的政策支持。

3)本题主要考查产业转移的原因。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其廉价劳动力的优势逐渐下降。同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逐渐凸显,这些因素均使得其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下降,所以促使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

4)根据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示意图可知,其设计和营销环节产品附加值高,加工环节产品附加值低,因此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的方向应该利用现有的经济基础和产业基础,加快技术革新,大力开发自主品牌,提高设计能力。与此同时,应大力发展物流、国际会展等服务业,完善产品流通渠道,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其市场营销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凉山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属半农半牧区,草地占所辖面积的40%,其羊毛产量在四川省名列第一。彝族人有养绵羊的习惯。绵羊怕热不怕冷,只适应高山地区的气候,居住在河谷地带的彝族人只好采取“托养避暑的办法来养绵羊,即每到夏天,居住在河谷地带的彝族人就出资把绵羊托养给高山地区的彝族人,天气凉了再把绵羊接回家养。凉山彝族传统服装以羊毛为原材料,其毛纺织及擀制技艺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凉山州绵羊的养殖量、存栏量都在不断上升,羊毛的产量也在不断上升。目前凉山地区的农牧户仍然采用非常传统的方式进行半细毛羊养殖,夏秋两季完全放牧,冬春两季适当补饲。按照彝族的传统习惯,农户一般都把所产羊毛加工成披毡、裙子等自用,羊毛外卖不多,外卖的羊毛基本都销售给羊毛贩子。每年有大量外地羊毛作为上规模毛纺企业的原材料进入到凉山毛纺行业之中。下图为凉山州地理位置和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

(1)分析凉山州草地占地面积广的自然原因。

(2)说明高山地区的彝族人和河谷地带的彝族人如何利用“托养避暑”养绵羊的办法来实现互利互惠。

(3)说明凉山州绵羊毛商品率低的原因。

(4)有人建议凉山州大力发展毛纺织产业来实现脱贫致富。你是否同意?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