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区域地形.水系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不同地点测得的径流变化曲线图和E点以上流域的降水量变化曲线图。
(1)E河段的汛期在__________季,补给方式主要为__________。
(2)简要说明G曲线较平稳的原因。
(3)简要分析G河流河口地区形成世界著名大港的有利区位条件。
(4)分析E、G两河段的开发利用方向及其原因。
【答案】(1)夏季;高山冰雪融水。
(2)下游流经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和平原区,水流平稳,水位季节变化小;由于不同的河段(或支流)形成汛期的季节不一样,在季节上的交错降低了河流中下游洪水的洪峰值。
(3)(鹿特丹)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港口四季不冻,常年畅通无阻;具有河海结合的区位优势;交通便捷,便于客货流集散,经济发达,经济腹地广,物流量大。
(4)E河段:水能开发和旅游业。 位于高原和山区,落差大;区域内景观多样(山区和雪山);G河段:航运发达。 位于平原区,通航能力强,水流平稳,四季通航。
【解析】
本题以欧洲莱茵河为例,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分析、港口的区位因素及流域的综合开发,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及人地协调的能力。
(1)由经纬度可确定图中河流为莱茵河。根据E河段的径流量变化曲线,可知其汛期出现在夏季,但其夏季降水较少,说明降水不是该河段的主要补给方式,根据其所处地区的海拔高度,可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其主要的补给形式。
(2)本题考查河流的水特征分析,E、F两条径流变化曲线相比,GF曲线水量大,且平缓,季节变化小, G河段流域属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富且季节分配较均匀,且位于河流的下游,河流流量大而稳定。同时上游地区两条支流的汛期不一致(一个在春季、一个夏季),在季节上的交错降低了河流中下游洪水的洪峰值。进而使得下游G河段径流季节变化小。
(3)本题考查港口的区位因素分析,结合第一题分析,该港口为荷兰境内的鹿特丹,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分析,地理位置:位置适中,位于欧洲西部的中部,交通位置显著;自然区位:位于莱茵河口,河海联运便利;处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丰富,港阔水深,一年四季温和,不淤不冻;地形平坦,有利于建港口; 社会经济因素:经济腹地广阔,位于第二条欧亚大陆桥的终点.连接中欧.中亚.东亚等地,以鹿特丹为依托,具有广阔的经济腹地等。
(4)本题考查流域的综合开发:E河段位于河流的上游,流经高原与山地,河流落差较大,水能资源丰富,所以水能开发为主要方向;纬度较低,热量充足,农业发展方向可以为粮食种植业。G河段流域属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富且季节分配较均匀,河流流量大而稳定;流经平原地区,河流流速较平稳,有利于河运;由于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光照不足,不适合谷物的生长,适合乳畜业也花卉业的发展。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