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对“区域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其基本步骤如下所示。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阶段Ⅱ成果:
我国某区域地貌格局呈半环状,外侧是河流,内侧是广阔的平原,其间是高低起伏的山脉和山地丘陵,大部分地区气候以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为主;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热量分布南北差异较大。总之,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该区域的基本特征。
该区域某平原在历史上曾是一片荒地。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对该平原进行大规模开垦,使其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是现在国家已决定停止开发该平原的荒地,并建立自然保护区。
(1)依据阶段Ⅱ研究成果,推断该区域为我国的_______________地区。
(2)比较该区域与长江三角洲的地理特征的差异性,完成下表。
比较要素 | 该区域 | 长江三角洲地区 |
气候类型 | ① | ② |
典型土壤 | ③ | 红壤、水稻土 |
工业特征 | 重工业为主 | ④ |
农业发展最有 利的自然条件 | 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广 | ⑤ |
(3)该区域粮食商品率较高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荒地保护工程的实施,该区域通过开垦荒地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请你为该区域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东北
(2)①温带季风气候 ②亚热带季风气候 ③黑土 ④轻重工业并重,综合性强 ⑤水热充足
(3)人均粮食产量高
(4)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单产量;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强黑土培肥和水土保持工作;加强湿地资源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坚持以营林为主,合理采伐,促进珍贵树种更新。
【解析】
本大题以东北地区自然地理特征为材料,设置四道试题,涉及区域判断、地理特征比较、农业区位、可持续发展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地理信息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1)材料信息表明,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气候以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为主,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该区域地貌格局呈半环状,外侧是河流,内侧是广阔的平原,由此推断该区域为我国的东北地区。
(2)材料信息表明,东北地区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材料信息表明,东北地区沃野千里,说明土壤肥沃,多黑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江三角洲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长江三角洲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因此工业具有轻重工业并重,综合性强的特征;长江三角洲降水丰富,河湖众多,≥10℃积温高,生长期长,水热充足是当地发展农业最有利的自然条件。
(3)东北地区平原广阔,耕地面积大,人口相对稀疏,人均耕地面积大,机械化水平较高,使得人均粮食产量高,导致该区域粮食商品率较高。
(4)因开垦荒地增加耕地面积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因此只有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单产量,来提高粮食产量,需要全国市场的需要;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业经济效益,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目前东北地区黑土流失现象较严重,土壤肥力下降影响了农业发展,因此要加强黑土培肥和水土保持工作;目前东北地区湿地破坏严重,加剧了水旱灾害频率,因此要加强湿地资源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坚持以营林为主,合理采伐,促进珍贵树种更新,有利于林业可持续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