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尼日尔河各河段(M、N是上中下游的分界线)的自然环境差异较大,表现出不同的水文特征,中游形成了少见的“内陆三角洲”,下游每年有两次汛期,第一次在6月~9月,第二次在12月~次年2月。读尼日尔河流域概况图(图a)和三地气候类型图(图b)。

(1)分析丁地湿季降雨量大的成因。

(2)简析尼日尔河下游两次汛期的形成原因。

(3)判断甲乙丙丁中形成著名内陆三角州的地点,并分析形成的原因。

【答案】(1)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高温多雨;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形成西南季风,从海洋带来丰沛的水汽;地位于西南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答出两点即可)

﹙2﹚6~9月的汛期是来自下游流域的降水;因此时为流域的湿季,降水量大,形成第一个汛期;12月~次年2月的汛期来自上游降水;由于上、中游地势平坦,流速减缓,加之沼泽、湖泊的滞留作用,上游汛期的水流到达时间晚,形成第二个汛期。

﹙3﹚乙;上游径流量大,流经山区,落差大,河水侵蚀作用显著,带来大量泥沙物质;中游地势平坦,流速降低,水量减少,携带的泥沙堆积,形成(河汊众多、湖沼广布的)内陆三角洲。

【解析】

本题以尼日尔河为材料,考查影响降水的因素、对河流影响及对地形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难度一般。

1)丁地湿季降雨量大的成因要从大气环流、地形等角度进行分析。读图可知,丁地位于低纬地区,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盛行上升气流,降水较多。由于该地接近赤道,夏季时,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西南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带来丰沛的降水。根据图例可知,图中丁附近海拔较高,受地形阻挡,西南季风抬升,产生地形雨,从而使得丁地湿季降水多。

(2)尼日尔河下游两次汛期的形成原因主要结合降水及湖泊湿地对河流流量的影响进行分析。尼日尔河流经区域主要为热带气候类型,河流补给主要以降水为主。6-9月下游地区进入湿季,降水量较大,导致河流汛期的产生。而由于上、中游地势平坦,流速减缓,加之沼泽、湖泊的滞留作用,上游汛期的水流到达时间晚,等到下游降水产生的汛期过后,上游汛期的水流到下游,从而为下游河段形成第二个汛期。

3)甲位于河流上游,地势起伏较大,河流流量大,携带泥沙能力强,以侵蚀作用为主,不会形成内陆三角洲。乙地位于中游地区,附近有沼泽形成,说明该地地势平坦,流速慢,河流携带的泥沙发生沉积,从而形成内陆三角洲。丙丁位于沼泽下游地区,上游河流的泥沙在沼泽地区发生沉积,所以丙丁流水中的泥沙含沙量较少,不会形成内陆三角洲。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