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在2009年9月25日匹兹堡闭幕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美国和中国这两个全球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的立场最受瞩目,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温室气体危害比重数据。
温室气体 | 二氧化碳 | 甲烷 | 一氧化二氮 | 氟氯烃 |
危害比重 | 69.6 | 12.4 | 15.8 | 2.2 |
材料二:二氧化碳浓度变化与大气平均温度偏差的相关性(甲图)。
材料三:乙图是造成地球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在台湾岛、关岛、南极大陆三个地区从1993年4月到2002年12月浓度变化图。
(1)简要说出材料一中四种温室气体危害比重最多和最少两种气体的人为来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叙述二氧化碳的保温作用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中①、②两条曲线中表示平均温度差的是________,总结归纳两条曲线变化的特点及其相关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三中,最可能是南极大陆地区二氧化碳浓度的是________,解释其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并把能量以大气逆辐射方式返还地面,这是其保温的根本原因;二氧化碳一般呈渐变趋势,而温差则呈波动变化趋势,由二氧化碳的保温作用可知二者有高度的相关性;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低变化,与排放量正相关,同时与消耗二氧化碳的绿色植物多少、生长状况呈负相关。
答案:(1)二氧化碳人为来源:燃烧矿物燃料;氟氯烃来源:冰箱、空调、电子产品、灭火器材、烟草、泡沫塑料、发胶、杀虫剂等产品。 (2)对流层中的二氧化碳对太阳的短波辐射的吸收非常少,但对地面辐射吸收的比较多,把地面辐射的热量储存到近地面的大气中,并通过大气逆辐射返还给地面,从而起到了保温作用。 (3)② 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加大,平均温度偏差呈现波动性上升,平均温度偏差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不断上升。 (4)丙 在南极大陆,由于几乎没有植物,所以二氧化碳浓度的季节变化小。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国土资源部2009年9月25日宣布,我国在青海省祁连山南缘永久冻土带成功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实物样品,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次在中低纬度冻土区发现“可燃冰”的国家。据粗略估算,该地区可燃冰的远景资源量至少有350亿吨的油当量。
材料二 世界已探知的“可燃冰”分布
(1)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是由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条件下混合而成的一种固态物质,外貌极像冰雪或固体酒精,作为能源,可燃冰具备的特点可能包括( )2分
①可再生 ②使用方便 ③燃烧值高 ④清洁无污染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3)试分析我国陆域发现可燃冰的重要意义。(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