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我国科学家从a地出发到b、c、d三地考察(图中标注的是经纬度位置和抵达时的北京时间)。读图1回答以下2题。
图1
1.科学家抵达下列各地时,符合实际的现象是
A.b地--太阳已经升起 B.c地--为正午
C.d地--太阳位于地平线以下 D.d地--当地日期为19日
2.在d地观察太阳,观察时间(当地时间)与太阳所在方向组合正确的是
A.3:00 东北方 B. 8:00 西南方
C.15:00 西北方 D. 19:00 东南方
1.C2.C
【分析】先判断题中a图为北京天坛,b图为新加坡的鱼尾狮身像,c图为悉尼歌剧院,d图为我国的长城站。
1题:考生在解题时关键应抓住后三幅图中的经纬度和抵达该三地时的北京时间。依据图中所给的北京时间,即120°E的地方时可算得b地为11月29日5︰36,而此时北半球的各地昼短夜长,日出时间应该在6点钟以后;c地为12月6日11︰04,不是正午;d地为12月18日0︰04,即刚过零点,而62°S虽然昼比夜长许多,但没有极昼,所以此时还没有日出。故C选项正确。
2题:依据题意d地此时昼长夜短,并位于南半球高纬地区,太阳从东南升起,当地6︰00太阳位于正东,正午位于正北,18︰00位于正西,于西南方日落;A选项时间是6时以前,太阳在东南方;上午太阳偏东,下午偏西,B、D项错误;C选项时间在正午之后,18︰00以前,太阳在西北方,答案正确。
【高考考点】地方时和日期的计算与判断;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易错点】b地和d地是否日出不容易判断;在计算d地时间时,向东过日界线时,日期应退一日,部分学生会用计算地方时的“东加”的原则得出19日。
【备考提示】地方时和日期的计算与判断、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是每年高考的重点,当然也是难点。在复习时着重掌握其原理和方法以不变应万变。
我国科学家从a地出发到b、c、d三地考察(图中标注的是经纬度位置和抵达时的北京时间)。读图回答题。
【小题1】科学家抵达下列各地时,符合实际的现象是
A.b地--—太阳已经升起 | B.c地——当地为正午 |
C.d地--—太阳位于地平线以下 | D.d地——当地日期为19日 |
A. 3:00东北方 | B. 8:00西南方 |
C. 15:00西北方 | D. 19:00东南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