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A. 无划分指标依据 B. 与自然河道一致
C. 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 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2】【2】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A. 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B. 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
C. 互相联系的促进作用 D. 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
【3】【3】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
A. 市场 B. 技术 C. 资金 D. 交通
【答案】
【1】【1】C
【2】【2】D
【3】【3】D
【解析】
【1】【1】秦岭—淮河一线,作为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按照一定指标划分的,该线是我国800mm年降水量线、亚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等,但秦岭—淮河一线在洪泽湖以东,没有自然河段与之对应,没有自然标志与之对应;又因洪泽湖以东地区以平原为主,地理环境的南北变化是渐变的,在该线的南北两侧差异并不大。故选C。
【2】【2】根据材料提示,江苏境内长江段建了好几座大桥的寓意为:“由于长江的阻隔,历史上南北两岸交通不便,联系较少,现在两岸交通大大改善”,故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故选D。
【3】【3】从材料中可知,江苏境内修建多座长江大桥,交通更加便利,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