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我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读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表1991年和2008年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
年份 | 水田 | 旱地 | 林地 | 草地 | 园地 | 城镇 | 陆地水域 | 滩涂 | 未利用地 |
1991 | 48.08 | 14.47 | 18.72 | 0.34 | 0.21 | 9.65 | 7.96 | 0.35 | 0.22 |
2008 | 41.87 | 9.89 | 17.27 | 0.04 | 0.03 | 23.91 | 6.35 | 0.63 | 0.01 |
阐述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地理特征,说明该地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答案】该地区地势平坦,海拔低,属于三角洲平原;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气候的季节变化明显,梅雨、伏旱天气是本区特点,夏季有台风,冬季常受寒潮影响;水系发达,河网稠密,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较肥沃;本地区矿产资源较贫乏,风能资源较丰富;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田农业,农业生产具有精耕细作的特点,城郊农业、生态农业、现代化农业较发达;第二产业、第三产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达,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陆路、水陆、航空运输业发达,信息产业发达,对外联系频繁;人口素质、城市化水平高;具有江南水乡地域文化特征。
城镇用地比重增大,会使蒸发量增大,水资源减少,水质下降;生物多样性会受到影响;城市“热岛效应”增强;生态调节功能减弱。
【解析】
本题考查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本题为特征描述类和影响分析类题,关键词“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答题方向“特征”,“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地理特征,可以从自然环境特征(地形、气候、水系水文、土壤、植被),社会经济特征(农业、工业、贸易、旅游、交通、城市、人口等)方面思考。
地形:该地区地势平坦,海拔低,属于三角洲平原;气候: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气候的季节变化明显,梅雨、伏旱天气是本区特点,夏季有台风,冬季常受寒潮影响;水系和水文:水系发达,河网稠密,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植被: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冲积平原,土壤较肥沃。资源:本地区矿产资源较贫乏,风能资源较丰富;农业: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田农业,农业生产具有精耕细作的特点,城郊农业、生态农业、现代化农业较发达;工业和服务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达,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交通:陆路、水陆、航空运输业发达,信息产业发达,对外联系频繁;城市和人口:人口素质、城市化水平高;文化:具有江南水乡地域文化特征。
城市化的发展,也会给城市带来城市化发展中的问题:自然方面的问题(环境污染和生态污染);社会经济方面的问题(城市建设和城市文明)。本题从自然方面思考,那么主要就是环境污染:会造成城镇用地比重逐渐增大,会使蒸发量增大,水资源减少,水质下降;生态污染:生物多样性会受到影响;城市“热岛效应”增强;生态调节功能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