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正在实施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未来的长江应该“水清、岸绿、千帆竞渡”,成 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举世闻名的超级水利工程,是长江经济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运用“蓄清排浑”原理,充分发挥着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等多种功能以及环境效益。下图为三峡库区月平均降水量和三峡水库月平均水位图。
(1)描述三峡库区降水量的季节分配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分析三峡水库每年59月、11月水位高低的原因。
(3)三峡库区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时,大力发展柑橘等经济林木种植。说明这种产业结构调整对三峡水库的有利影响。
【答案】(1)降水量分布特点:降水季货分配不均,59月降水量大,10月次年4月降水量小。
原因:库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59月受来自海洋暖湿的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影响,水汽充足,且气温高,蒸发旺盛,空气受热上升,加上地形抬升作用降水多; 10月—次年4月主要受偏北冷干的冬季风影响, 降水少。
(2)为了充分发挥着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等多种功能以及环境效益,三峡水库人为采取“蓄清排浑”的运行方式。59月长江流域降水量大,处于主汛期,库区来水量大、含沙量大;在每年59月排出“浑水”,保持145 m的低水位,目的是为了腾出库容防洪;为了减少水库的淤积。(或:为了增加下游泥沙来源,防止三角洲海岸线后退,保持土壤肥力。)1011月降水量较夏季少,水库防洪能力较小;降水量较冬季多,能为11月蓄水至175 m提供水源。(或:河水含沙量小,此时蓄水水库泥沙淤积少;)11月保持175 m的高水位,以保证三峡水库在枯水期有良好的发电、下游航运、供水、养殖、旅游、调节气候等功能。
(3)减少水土流失,缓解库区泥沙淤积;净化水源,改善水质;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减洪峰,减少防洪能力。
【解析】
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三峡库区的地理环境特征。难度一般,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三峡库区位于南方,降水季节分配特点,主要考查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南方地区五到九月份属于河流汛期,此时降水量较大,十月份到次年四月份降水量较小。降水多时受到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的共同影响,水汽充足加之地形抬升,而冬季降水少,是因为受到冬季风的影响,气候干燥。
(2)三峡水库每年10~11月蓄水,保持高水位的原因是:三峡库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10~11-月降水量较夏季少,水库防洪压力较小;降水量较冬季多,能为蓄水至175-米提供水源;河水含沙量小,此时蓄水水库泥沙淤积少;保持高水位,以保证枯水期水库发电、下游航运和用水需求。三峡水库每年5~9月排水,保持低水位的原因:三峡库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5~9月长江流域降水量大,处于主汛期,库区来水量大、含沙量大;保持低水位一方面是为了腾出库容防洪,另一方面减少水库的淤积;增加下游泥沙来源,防止三角洲海岸线后退,保持土壤肥力。
(3)三峡库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太力发展柑橘等经济林木种植。这种产业结构调整对三峡水库的有利影响是:减少水土流失,缓解库区泥沙淤积;净化水源,改善水质;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减洪峰,减少防洪压力。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