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4年2月8日,我国南极泰山站正式建成并开站.这是我国在南极建成的第四个科考站.
材料二:我国南极科考站分布图.
材料三:从泰山站外形来看,圆环形外表、碟形结构和高架设计,设计者们寓意为中国灯笼,但众多网友却称之为降落在冰封世界的“UFO”.设计者解释说,环形结构具有视野开阔、减少风阻的优点.
(1)泰山站开站时为南极地区的夏季,南极冰川分布范围接近材料二中的永久冰冻线;此时全球昼长随纬度的分布规律昼长由南向北递减,南极附近为极昼;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由南向北.
(2)泰山站环形结构可以避免在迎风的一面出现飞雪堆积甚至掩埋,试列举南极地区多暴风雪的影响因素有大气环流、地形
(3)此前南极考察站所用能源都靠柴油火力发电机使用低温柴油燃料而产生,泰山站将应用太阳能、风电系统来提供能量,这种电力系统可在南极应用原因的优势有南极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极度干燥、大气透明度高,太阳辐射强,终年受极地高压控制,气温低,下沉气流强,冰川面呈盾型,且冰面摩擦力小,所以风力大太阳能与风能均为清洁能源,可以减少对南极大全的污染,利用保护生态.
(4)南极地区每年9至11月臭氧快速耗减,在特定高度臭氧几乎完全消失,导致臭氧空洞形成,影响其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是大量排放氟氯烃化合物;臭氧空洞的形成,带来的直接后果主要是紫外线照射增强,危害地球生物..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特征不同.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另一半球相反.
解答 解:(1)南极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开站时间应选择夏季的极昼期.从图中可以看出,泰山站接近永久冰川线.此季节,太阳直射点到达最南位置,开始向北运动,由于太阳直射南半球,昼长由南向北递减,南极附近为极昼.
(2)南极地区终年酷寒,且常年盛行极地东风,酷寒加上烈风,加上其地势较高的地形特点,导致暴风雪多发.
(3)南极地区大气稀薄且干燥,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所以太阳辐射强,太阳能丰富,极地高压势力强,气压差异形成强风,加上冰川地貌,风能丰富.太阳能和风能均为可再生能源,且为清洁能源,减少了能源运输且保护当地环境.
(4)氟氯烃化合物破坏臭氧.臭氧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如果破坏臭氧,到达地球的紫外线增多,会危害人类和其他动物的皮肤和眼睛.
故答案为:(1)夏;永久;昼长由南向北递减,南极附近为极昼;由南向北.
(2)大气环流、地形.
(3)南极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极度干燥、大气透明度高,太阳辐射强,终年受极地高压控制,气温低,下沉气流强,冰川面呈盾型,且冰面摩擦力小,所以风力大太阳能与风能均为清洁能源,可以减少对南极大全的污染,利用保护生态.
(4)大量排放氟氯烃化合物;紫外线照射增强,危害地球生物.
点评 本题主要结合热点问题南极站的建立考查与南极相关的知识点,结合南极地区的区域特征进行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0.世界范围内不时出现严重的粮食危机,为保障我国粮食供应,下列应对措施可行的是( )
A. | 加强粮食核心区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 |
B. | 开发沿海滩涂、海岛,增加耕地面积 | |
C. | 暂缓生态退耕政策 | |
D. | 大幅提高粮食价格,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
11.家住乌鲁木齐的乙同学是甲同学的网友,他告诉甲说,他们家农场近年来土地盐碱化相当严重,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A. | 蒸发旺盛 | B. | 降水稀少 | ||
C. | 昼夜温差大 | D. | 不合理的灌溉方式 |
8.下表是我国某地区部分社会经济指标,表中信息反映出该地( )
年份 | 人口数量(万人) | 农作物 | |||
常住 人口 | 其中:城镇人口 | 粮食作物 | 经济作物 | ||
总产量(万吨) | 播种面积(万公顷) | 播种面积(万公顷) | |||
2000 | 1013 | 346 | 364 | 62 | 10 |
2010 | 1149 | 651 | 275 | 45 | 15 |
A. | 2010年,城市化处于初级阶段 | B. | 农作物播种面积呈下降趋势 | ||
C. | 2010年,人均粮食产量增加 | D. | 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快速提高 |
9.①、②两地年太阳辐射总量的最大差值R可能是( )
A. | 2900∠R∠3000 | B. | 3400∠R∠3500 | C. | 3900∠R∠4000 | D. | 4400∠R∠4500 |
10.造成澳大利亚大陆1月、7月不同气压状况的原因是( )
①地形 ②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③气压带风带移动 ④洋流.
①地形 ②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③气压带风带移动 ④洋流.
A. | ①② | B. | ②③ | C. | ③④ | D. | 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