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读一组海峡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代表________(洲),C代表______岛,D代表________(国名)。
(2)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连接亚洲和大洋洲的海峡是图中序号________;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海峡是__________(名称),跨越两大洲又位于同一个国家内的海峡是________(名称),周围沙漠气候广布,附近盛产石油的海峡是 (名称),图中序号是________。
(3)以上四个海峡的位置从地质方面考虑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原因是什么。
【答案】(1)非洲;苏门答腊;伊朗。
(2)③;直布罗陀海峡;土耳其海峡;霍尔木兹海峡;④。
(3)分布在环太平洋和喜马拉雅山—地中海火山地震带及其附近,海峡附近有火山、地震活动;位于板块的交界及其附近,这里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
【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主要海峡及其周边地理特点等知识点。
(1)读图可知,B代表非洲,北部的海峡为直布罗陀海峡。C北部为马六甲海峡,C代表苏门答腊岛。D南部霍尔木兹海峡,D国为伊朗。
(2)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连接亚洲和大洋洲的海峡是马六甲海峡,是图中序号③;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海峡是直布罗陀海峡,是图中序号①;跨越两大洲又位于同一个国家内的海峡是土耳其海峡,土耳其海峡跨越亚洲和欧洲,位于土耳其;周围沙漠气候广布,附近盛产石油的海峡是霍尔木兹海峡,位于波斯湾附近,图中序号是④。
(3)图中海峡均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处,这里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分布在环太平洋和喜马拉雅山—地中海火山地震带及其附近,海峡附近有火山、地震活动。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因海洋和陆地受热不均匀而在海岸附近形成的一种有日变化的风系。白天风从海上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前者称为海风,后者称为陆风,所以合称为海陆风。
材料二 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⑴根据材料一,我国南海一滨海城市的学校开展了“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地理课题研究。以下是这组学生的研究报告,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协助他们完成这项工作。
《“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研究报告》
①海陆风是滨海地区在一天之中,由于________的差异,风向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交换而转换。
②在下图中完成海陆风气流(箭头)示意图。
③下面是调查获得的数据(完成下列数据分析,得出研究结论)。
各月平均海陆风的天数: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年 |
海陆风 | 2.3 | 2.6 | 2.1 | 5.0 | 7.0 | 12.6 | 10.7 | 13.7 | 9.7 | 9.3 | 3.7 | 2.3 | 81.0 |
数据分析的结论:
一年中海陆风出现的天数,因季节而异。从表中可知,________(季节)最少。最少的原因是________(冬季风或夏季风)强盛,从而“掩盖”了昼夜的海陆风。
④分析海风对该滨海城市气候(从温度与湿度两个角度回答)带来的影响。
(2)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多,是如何加强大气“温室效应”的?
(3)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采用大棚技术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参考材料二中的图,分别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中光照、热量、水分条件的有利影响。